【图辑】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东莞建成 助力大湾区科技产业升级

撰文: 杨青之
出版:更新: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5日公布,建在广东东莞的中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经完工。据了解,中国散裂中子源被誉为“超级显微镜”,是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散裂中子源建在广东省东莞市,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建,是中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在加速器、靶站、谱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成果。(视觉中国)
中国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例如,利用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散射研究,可以找到金属疲劳的规律,制定保证车轮安全的技术措施,从根本上避免高铁列车因车轮老化和材料疲劳而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图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漂移管直线加速器。(视觉中国)
这台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是各种高、精、尖设备组成的整体,总工期6.5年,总投资约23亿元人民币。图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视觉中国)
发改委将公布大湾区分工,胡定旭呼吁港人把握软件优势。(视觉中国)
中国散裂中子源建成后,将为用户提供国际先进的研究平台。同时,将尽快启动二期工程立项,开始后续谱仪建设,进一步提升束流功率。图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小角散射谱仪探测器。(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