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75年·政经篇|中国的脱贫奇迹

撰文: 当代中国
出版:更新:

2012年至2021年,在中国,平均每3秒就有1个人跨过贫困线,这被视为一个奇迹。中国是怎样做到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怎样实现令8亿人脱贫的“奇迹”?

减贫的起步

新中国成立之前,可谓民不聊生。当时全国农业人口约占88%,但当中超过50%属于贫农、雇农,处于无地、少地的状态,所耕种的耕地仅占总数的14%左右。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于1950年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将封建土地制度,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3年,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3亿多农民无偿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并且不必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000万吨粮食的地租。这极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迈出新中国减贫的第一步。

1950年代的土地改革,令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到1953年,3亿多农民无偿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Getty/当代中国授权)

1953年至1956年,政府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从解决贫困问题提供最基本的制度保障。

同时,政府对特别贫困的人口进行社会救济。据统计,在1952年,全国152个城市常年得到定期救济的人口超过120万。

从救济扶贫到开发扶贫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开始探索新的扶贫道路。

1984年,中央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指出要“纠正单纯救济观点”。

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建设,在甘肃定西、河西以及宁夏西海固进行开发式扶贫,包括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等。2012年至2015年,甘肃定西贫困人口减少超过270万人。(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提出实行“新的开发方式”。同年,中国第一次制定国家扶贫标准,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6元人民币(下同),并确立了重点片区和贫困县。

从这时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扶贫工作进入历史新时期。

1994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纲领。该计

划明确提出“开发式扶贫方针”,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希望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0年,因应社会经济发展,中国调整扶贫标准。按新的标准计算,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至2000年的3,2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左右降低至3.5%。

脱贫攻坚战新阶段

2011年,中国第三次调整扶贫标准,提高到人均年收入2,300元。在新的标准下,中国贫困人口调整为1.22亿。

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召开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表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图为2020年,游客从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宣传牌下经过。(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历时8年的脱贫攻坚战就此拉开帷幕,这被视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运动。

2013年,习近平赴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这被视为中国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

所谓“精准扶贫”,主要是针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

国家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建立档案,信息精准到每条村、每一户、每个人,并于2015年建立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精准扶贫提供数据支撑。

驻村工作队于2016年进驻河北石家庄市陈庄镇后山村,开展扶贫工作,后山村于2018年成功脱贫。图为工作队队员将采集的信息录入电脑扶贫系统。(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针对“谁来扶”问题, 国家建立起片(区)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到2015年,每个贫困村都派遣了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对应的帮扶负责人。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前往扶贫第一线。

由于贫困的类型和成因千差万别,扶贫工作也需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政府在不同地区推行不同政策,包括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等,希望从“输血”转为“造血”。

发展电商、光伏、旅游等产业扶贫,被视为最直接的办法。截至2020年,贫困地区累计建成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1.2万个,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4万家。

河北邯郸,在太行山脉中发展光伏产业,将荒山变成“太阳山”,改变了附近村民的贫困生活。(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对于一些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人口,政府则实施“易地搬迁”,建立新的安置区、扶贫车间、教育机构等,在提供新住所的同时,亦创造就业和教育机会。

截至2020年底,贫困地区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安置住房266万余套,960多万人搬进新家园并摆脱贫困,当中劳动力就业比例达到73.7%。

同时,政府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解决出行、用电、用水、通信的困难,打破发展制约。截至2020年底,全国贫困地区新建及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全国县级行政区全部接入大电网,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光纤和4G通信覆盖98%的贫困村。

新建的道路便利贫困地区民众出行。上图:2018年的贵州毕节市鸣放村。下图:2019年的鸣放村。(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从2012年至2020年,中国政府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6万亿元,贫困地区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

2021年,中国宣布消除绝对贫困,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贫困人口、832个贫困县,全部成功脱贫。

巩固脱贫成果

2021年开始,中国政府设立5年过渡期,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返贫”。

2023年,中国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约3,396万人,超额完成目标。

2022年5月,广东惠州塘尾村搭建创业平台,引进种植项目,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按照世界银行的国际贫困标准(每人每天1.9美元)计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让8亿人摆脱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这样的“脱贫奇迹”亦为人类减贫贡献“中国方案”。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令相关国家和地区的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

新中国成立75载,风雨兼程,沧桑巨变。“当代中国”推出“非凡75年”系列专题,梳理中国在环保、文体、政经、科技4大领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突破和发展,欢迎关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本文获“当代中国”授权刊出,为“政经篇”其中一篇文章,更多有关中国政经成就的专题文章,欢迎阅读:

非凡75年|书写奇迹 持续超越 中国经济走过怎样历程?

非凡75年|新中国外交75年 从“一边倒”到“大国外交”

非凡75年|“一国两制”如何保障港澳繁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