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闻
娱乐
酒店优惠
国际
生活
科技
中国
体育
01深圳
经济
观点
健康
好食玩飞
女生
热话
艺文格物
社区
教育
更多
港闻
  • 社会新闻
  • 突发
  • 政情
  • 楼市租金
  • 侦查
  • 教育
  • 深度
  • 香港经济
  • 天气
娱乐
  • 即时娱乐
  • 电影
  • 众乐迷
  • 高清相片下载
酒店优惠
  • 东京酒店优惠
  • 深圳特价酒店
  • Trip.com优惠码
  • Agoda独家优惠
国际
  • 即时国际
  • 环球趣闻
  • 国际分析
  • 世界专题
  • 纪实影像
生活
  • 教煮
  • 亲子
  • 宠物
  • 教育职场
  • 好生活
  • 网购攻略
科技
  • 实用教学
  • 数码生活
  • 游戏动漫
  • 网科3.0
  • 摄影专区
中国
  • 即时中国
  • 大国小事
  • 北上广东
  • 艺文中国
  • 中国观察
  • 台湾新闻
体育
  • 即时体育
  • 跑步行山
  • Jumper
  • 武备志
  • 动感影像
01深圳
  • 深圳好去处
  • 深圳新闻
  • 深港发展
  • 人物专题
经济
  • 财经快讯
  • 投资理财
  • 地产楼市
  • 专题人访
观点
  • 社论
  • 全部
  • 01观点
  • 01论坛
  • 01专栏
健康
  • 健康Easy
  • 医师Easy
  • 医美Easy
好食玩飞
  • 食玩买
  • 旅游
  • 活动好去处
女生
  • 穿搭笔记
  • 美容手帐
  • 知性女生
  • 谈情说性
热话
  • 热爆话题
  • 开罐
  • 研数所
  • 影像热话
艺文格物
  • 一物
  • 艺文
  • 哲学
  • 第二身
  • 扭耳仔
  • 摄影界
社区
  • 社区专题
  • 18区新闻
  • 隐形香港
  • 纪实影像
教育
  • 中小学校园
  • 教育发展
  • DSE专区
  • 专上教育
  • 海外升学
  • 深造进修
香港01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25
繁 | 简
港闻娱乐酒店优惠国际生活科技中国体育01深圳经济观点健康好食玩飞女生热话艺文格物社区教育
新闻总览
港闻
娱乐
酒店优惠
国际
生活
科技
中国
体育
01深圳
经济
观点
健康
好食玩飞
女生
热话
艺文格物
社区
教育
香港01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25

香港01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25
  1. 中国
  2. 艺文中国

款式时尚、纹样精美备受汉代妇女喜欢 西汉华服仿制成功

撰文: 林芷莹
出版:2024-05-19 19:00更新:2025-02-21 14:12

历时两年多,湖南博物院联合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仿制西汉辛追夫人的“印花敷彩纱直裾丝绵袍”。

印花敷彩纱直裾丝绵袍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是辛追夫人生前最喜爱的服饰之一。其面料为印花敷彩纱,里、袖、领、缘为绢,内絮丝绵,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一号墓竹笥共出土3件印花敷彩纱丝绵袍,其款式基本相同。

《新华社》报道,湖南博物院藏品保护中心副主任董鲜艳介绍,印花敷彩纱丝绵袍虽为绵袍,但衣服主体为纱,上身轻盈。直裾袍的袍摆通过斜裁技术,经多角度处理后,使摆底呈现出喇叭状,让人的身姿更显优美,直裾款式的袍服备受汉代妇女喜欢。

湖南博物院院藏文物印花敷彩纱直裾丝绵袍(原文物)。(新华社)

除了款式时尚,衣物上的纹样也异常精美。印花敷彩纱的装饰方法极为繁复,纱料上的花纹需用印花和彩绘两种方法制作。花纹主要是藤本植物的变形纹样,有枝蔓、蓓蕾、花穗、叶芽等,色彩有朱红、粉白、蓝黑、蓝灰等。

专家推测,枝蔓部分的印纹细密、分布均匀、交叉处有明显断纹,说明是用镂空版印制而成。而花、叶及蓓蕾部分的纹样各不相同,色彩有浓有淡,应是手工一笔一笔画上去。

湖南博物院院藏印花敷彩纱丝绵袍局部(原文物)。(新华社)

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介绍,印花敷彩纱应是汉代贵族流行的时装面料,这种将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工艺用在丝织物面料上,在中国尚属首次发现。其面世证实了文献记载的有关“画衣”“画文”的可靠性,反映出汉代印绘加工技术的高超,也是中国古代涂料印染方面的杰作。

经历超过2000年的墓下保存,印花敷彩纱纹样颜料出现大面积晕染,仿制工作迫在眉睫。

杨冀元和团队将仿制的衣服放在原文物上方比对大小。(新华社)

负责此次文物仿制的南京云锦研究所文物修复部主任杨冀元介绍,本次仿制的印花敷彩纱丝绵袍总体颜色是绛红色,花纹共有7层颜色,加上晕染总共有8层,都是通过印花和手绘制作。由于西汉时的制作工艺现无法考证,只能通过对文物显微镜观察和史料推测。

杨冀元认为,此次仿制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在如此轻薄的素纱上进行绘画和染色的同时,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原文物的状态,还需要让衣服呈现出历史的陈旧色彩。

仿制的印花敷彩纱丝绵袍(局部)。(新华社)

早在2019年,杨冀元曾带领团队通过寻访“瘦蚕”、改造织机、高手织造、研制染料、研究形制,成功仿制出一件重量49克的素纱单衣。不过,仿制印花敷彩纱丝绵袍比素纱单衣更难,“因为要在素纱上使用印花工艺,总共要描绘出7层色彩图案,每一层纹样都非常细小,需要极大耐心”。

杨冀元团队曾尝试直接在素纱上印花、手绘,和原文物比对后发现效果不好。后来,他们不断尝试将市面上的矿物颜料与牛皮胶、矿物粉做配比,终于配出合适浓度的颜料,不同的颜色叠加起来和原文物也基本一致。

南京云锦研究所文物修覆部主任杨冀元(右二)在湖南博物院交付此次的仿制品。(新华社)

为使仿制品的纹样整体与原文物更接近,杨冀元和团队还特意重新调色在仿制品上画上一层特别的色晕,让仿制品在视觉上和原文物的相似度达到95%。

目前,杨冀元和团队已经完成直裾素纱单衣、朱红菱纹罗丝绵袍、黄褐绢地“长寿绣”枕头、羽毛贴花绢、曲裾素纱单衣等马王堆汉墓出土丝织品的仿制工作,正在进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绢地“长寿绣”丝绵袍的仿制工作,预计将在今年底完成。

澳大利亚逾120历史中国舞龙遭泼洒油性液体 警方拘捕2人疑涉种族主义嫌祖传腌蛋罐造型晦气 男子仅卖1千 后得知是价值2亿元代青花瓷回南天展柜玻璃起雾? 广东省博物馆辟谣:非馆内陈设1400年摩崖造像被涂色“毁容” 官方:遭“穿衣还愿”警方正调查四川1400年珍贵摩崖石刻佛像惨遭颜料涂抹 村民:为了给菩萨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