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甘肃、江苏、安徽的名字由来 竟是两城各取一字合组省名?

撰文: 当代中国
出版:更新: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它们历史、地理各有特色,名字的由来各有故事,其中有4个省的名字,是从两座重要城市各取一字合组而成,大家知道是哪4个省吗?

福州+建州=福建 “闽”历史更悠久

福州一直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有800多万。但作为省会城市,福州的人口在全省只排第二,福建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泉州。图为福州市景和该市的西湖。(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这4个“组合式”省名之中,出现最早的是东南沿海的福建。

如今福建所在地方,古时称为“闽”,2000多年前的秦代已被纳入中原王朝统治范围;“闽”后来也成为了福建的简称。

建州在历史中屡经分合,成为现在的县级市建瓯。图为当地艺术团表演传统文艺活动“建瓯挑幡”。(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到唐开元年二十一年,亦即公元733年,中央政府为加强当地边防,设立主理军事的“经略使”,“经略使”的名称就从辖下最重要的两城──福州和建州各取一字,合组为“福建经略使”;这是福建的名称第一次出现。

岁月悠悠,此后一千多年中国的行政区划多有改变,惟福建的名字保留下来。如今福建人口有4,000多万,经济发展迅速。

甘州+肃州=甘肃 源自西夏的地名

甘州现是张掖市的一个区;该市地处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而福建的“福”(福州),一直是该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省会。“建”(建州)重要性却渐渐下降,后来屡经分合,成为了目前的建瓯;建瓯是县级市,属南平管辖。

第二个出现“组合式”省名,是地处西北的甘肃。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亦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肃州现属酒泉市;酒泉现在只是甘肃一个普通城市,再没有古时的战略重要性。(网上图片)

甘肃这名字取自当地的甘州和肃州。甘州、肃州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扼守丝绸之路交通咽喉,古时为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不过甘州和肃州的名称是南北朝和隋朝才出现的,它们有更古老、更为人知的名称,就是张掖和酒泉。

要特别一提的是,“发明”甘肃的不是中原王朝,而是党项人建立、宋朝年间一度割据该片地区的西夏政权(公元1038至1127年)。

江宁+苏州=江苏 清朝出现的省份

古时的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图为南京最著名旅游点秦淮河。(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西夏重军事建设,有军队分镇各地,其中在河西走廊的一支命名为“甘肃军”。这支部队的设立,首次把甘州和肃州首字连结起来,自此“甘肃”便成为一个完整的地理名称,并沿用至今。

现今甘州和肃州的名称仍在,甘州是张掖市的一个区,肃州则是酒泉市的一个区,都是核心城区所在。当然,随着时代变化,它们的战略地位已不能与千百年前相比。

说起苏州,大家马上想到的是园林?其实苏州已是工商业发达、有1,600万人口的大城市。图为云海中的苏州市摩天大厦。(视觉中国/当代中国授权)

最后两个“组合式”省名是江苏和安徽,属清朝同一时期“产物”。

在清朝初年,现今的江苏、安徽两省和上海市一带,均隶属于江南省;该省会设于江宁,亦即现今的南京。

安庆+徽州=安徽 徽州文化底蕴深

天柱山是安庆名胜,素有“江淮第一山”之称。(网上图片)

后来该省分拆为“江南左”和“江南右”两部份,至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取境内两大城安庆、徽州的首字,取名安徽;“江南右”则取江宁、苏州的首字,称为江苏,安徽和江苏两个省名由此而来。至于上海脱离江苏成为直辖市,是近代的事。

这顺带一提,看清朝背景电视剧,常会听过“两江总督”这个官。但这个“两江”不是江南左+江南右,也不是江苏+浙江,而是江南+江西,其管辖范围大约是如今江苏、安徽和江西。

徽州现属黄山市,但一直有人呼吁把黄山市改名徽州市,因为徽州有更深厚文化底蕴。图为徽州传统建筑。(网上图片)

话说回来,江苏的“江”(南京)和“苏”(苏州),现今仍是该沿海省份的最重要城市,南京是省会;苏州则是人口超过1,600万大城,且经济规模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更胜南京。

安徽的“安”(安庆),曾为安徽的省会200多年,但20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后,地位渐被合肥取代,目前该市的经济规模在省内不入三甲。而有更深厚文化沉淀的徽州,现在属黄山市范围,称为徽州区。

本文获“当代中国”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阅读:中国最长地名有几个字? 一口气念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