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像变流行文化icon 巴西艺术家“圣亵渎”二次创作
在香港这个传统文化信仰流失得八八九九,当今世上最现代化、最世俗化的国际金融都会,市民大多奉工具理性、市场逻辑、新自由主义等等,简单且直接地说,如果问香港的“国教”为何,答“钱”准没错。世俗化的香港大众大多以活在当下、玩世不恭为傲,对宗教持开放态度,宗教自由以外亦有言论自由,相辅相乘也互相制衡,这是建构香港社会契约的重要价值。
近几十年世界“向左转”,同志平权运动波澜壮阔、席卷全球,香港更有一些人士针对明光社之类旗帜鲜明地反同运的保守基督教右派,大开《圣经》玩笑。应2007年5月“中大学生报情色版事件”而生、讽刺和恶搞《圣经》内容的Facebook专页“令人战栗的圣经”就是当中的表表者。
不过,在奉罗马天主教为国教的巴西,国内超过6成人口为天主教徒,宗教信仰是基础精神寄托,是支撑社会运作的重要支柱,其地位和香港的差天共地,开天主教玩笑绝对会犯众憎。看那竖立在首都里约热内卢顶峰的宏伟耶稣像,便了然于胸。巴西艺术家Ana Smile却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把一个个圣洁端庄慈祥的圣母玛利亚像“二次创作”成多个西方世界的流行文化icon,评价自然两极化,真是要唱住歌问:亵渎是无敌?亵渎是困惑乏味?
由Ana Smile创作公司Santa Blasfêmia(这葡文英文意思是Santa Blasphemy,中译为“圣亵渎”)所推出的另类圣像全都充斥恶搞意味、极富争议。头顶长角的红魔鬼造型已经够惹火,还要化身蝙蝠侠、芙烈达·卡萝(Frida Kahlo,以自画像著名的墨西哥女画家)、猫女郎、小丑、米妮老鼠、还有大花面摇滚乐队Kiss等流行角色,难怪激嬲当地天主教徒,发起网上联署要求政府禁制这些亵渎神明作品。
不过巴西政府似乎无意介入,自此Smile的Facebook和Instagram便被无数“极度愤怒”的声讨短讯轰炸,意见不一的网民骂战连连。对于网民的批评,Smile头痕地说:“近日的无限上纲令我非常苦恼,这些作品原意是用作装饰和摆设,根本同宗教无关。”不过她也表示其创作不会因这些攻击而停止:“对我的作品有兴趣、有好感的人已令我分身不暇,所以真的没空理会那个反对我的网上联署写甚么!”
这样看吧,Smile的圣母像上色丰富而精细,算是赏心悦目摆设,这种后现代主义艺术品,刻意破格和恶搞是指定动作。作品本身有没有亵渎意图,真是见仁见智,虽然Smile声称作品同宗教信仰无关,但其公司取名为“圣亵渎”,那就真是非常挑衅,骂战难免。如想看整个系列作品,可到Santa Blasfêmia的Facebook专页或Instagram,感受一下流行文化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