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追捧当代泰国多媒体艺术家 沉浸式体验探索灵性与科技的共存

撰文: 何国龙
出版:更新:

【亚洲艺术新星100】近年受益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码媒体技术的进步,艺术可以探索各种创新的制作和展示技术,尤其是录像装置艺术,开始融合不同的媒体形式让作品更具多元性和互动性,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之余,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实现其创意想法的可能性。不少录像装置艺术作品都以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政治议题为主旨,这种趋势反映了艺术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泰国有一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Korakrit Arunanondchai,凭借处理个人经历的方式带出了政治事件和历史问题,近年的作品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积极评价,例如2017年的装置作品《Painting with history in a room filled with people with funny names 4》便在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Korakrit Arunanondchai(图片来源:K11 Foundation)

作为当代最备受艺术机构和藏家追捧的艺术家之一,Arunanondchai往往透过文化移植的视角去探讨真实性和自我表现的主题,并且擅于透过不同的风格和媒材拼凑出共同的艺术体验。Arunanondchai出生于1986年,其父亲是泰国的第一代中国移民,于就学期间萌生起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及后曾于罗德岛设计学院毕业以及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美术硕士学位。于毕后短短一年间,他得到了2013年的霍特曼基金会新兴艺术家奖,于翌年在MoMA举行了他首次个展。其著名的作品系列《Painting with history in a room filled with people with funny names》始于2013年,作品以现代西方的背景之下,穿插著穿著蓝色牛仔裤的泰国年轻人的形象(象征著艺术家本人),将牛仔文化与西方文化联系起来,展示了西方文化影响著时尚以至现代艺术的种种。

Arunanondchai的作品擅于以影像、装置、绘画和表演等艺术形式切入不同的主题,创作围绕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背景及后殖民时期的影响,作品的素材有时来自从其他创作者收集而来的音频及视觉元素,涉及哲学及神话题材,使得其作品充满诗意与实验性。于2020年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他本来于纽约举行的展览被推延期,但亦于2021年在挪威特隆赫姆美术馆和韩国光州双年展展出了新作《Songs for Dying》,艺术家本人指出这是他创作过最个人化的作品,使用纪录片风格制作,讲述2020年他失去了祖父后的情况,作品当中展示了一幕与已经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祖父一起海边散步的镜头,填补对于祖父经历的空白,叙事形式交错于现实与虚构,似乎在暗示了历史建构的错误方式。这段影片取自其毕业作品《2012-2555》,西历2012年与佛历2555年是当时流传著的世界末日,影片曾于2014年在纽约MoMA展出并引起了艺坛的关注。

《Painting with history in a room filled with people with funny names 3》(图片来源:K11 Foundation)

Arunanondchai的作品《Painting with history in a room filled with people with funny names 3》即将于香港展出,是为2015年之后首次公开展出再亮相的作品,当中透过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探索在曼谷这个既信奉万物有灵,同时又追求现代化的城市中,人与机械及灵体如何共存。原来作品是向导演Chris Marker的实验电影《Sans Soleil》致敬之作,透过象征艺术家本人的牛仔布画家,与虚构角色Chantri之间的对话,Chantri是栖身于航拍机的一个精神体,他试图为静物赋予生命,呼应著泰国佛教中的万物有灵论,从而唤起被遗忘的记忆。

于展览空间内艺术家在牛仔画布上以身体作画,在画布中央及巨型水池勾勒出黄色人型轮廓,原来这一幕是来自2012年的泰国综艺节目中其中一位舞者的人体绘画创作,当时掀起了当地热议,讨论佛教道德伦理与泰国色情产业之间的舆论分歧。观众可以自由游走于展览空间内,甚至与沾满颜料的人体模型互动。不过要欣赏到作品的的全貌则必须要从高处俯瞰,以航拍机或精神体的角度俯视下去,这幅巨大的鸟瞰图震撼眼球,足以引起观众的深入沉思。

展览详情

日期:2023年12月17日至2024年1月14日

地点:K11 MUSEA 6楼K11 Art & Cultural Centre Kunsthalle

查询及售票:www.k11artfoundat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