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话剧团“风筝计划”第三次沙龙 戏剧为何要怪诞?|何故专栏
2023年6月11日,一个“怪诞”的星期日。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牧羊少年与他的浮萍”的Bar Lemna,参与了香港话剧团“风筝计划”的第三次沙龙,一起和潘Sir潘惠森“螳螂捕蝉”!
这次沙龙名为“戏剧的正经与怪诞 —— 我们为甚么要怪诞?如何怪诞?”,由演员陈健豪及潘泰铭演读潘Sir的旧作《螳螂捕蝉》后,潘Sir跟大家互动交流,以《螳螂捕蝉》为例子,一起探讨戏剧的“正经”和“怪诞”。
《螳螂捕蝉》是我至爱的潘Sir代表作,堪称“怪诞”到极致的佳作!当年由黄秋生和谢君豪主演,令人大开眼界,颠覆了我对舞台演出的认知,从此对二人对话的模式情有独钟,也启蒙了我往后包括《孔子无双》、《暗三国志》和《打边炉》系列等作品,而我亦构思了一个向《螳螂捕蝉》致敬的作品。
《螳螂捕蝉》的故事非常“怪诞”:一个酷似“组织”的单位,派出两位一流杀手,“北越”(黄秋生 饰)和“南越”(谢君豪 饰),潜入一间九流宾馆中最低端的小房间,执行一个几乎是“生命最高境界”的任务。两个杀手,一个讲English,一个满口粗言秽语,因为一块麦当劳薯饼,两人开始明争暗斗,你来我往,由合作伙伙伴演变成你死我亡,逐渐忘记此行目的,更勾起不可告人的回忆⋯⋯剧情却在最后十分钟来个峰回路转!
是次读剧,由陈健豪饰演“北越”,潘泰铭饰演“南越”,潘Sir担任剧场指导及隐藏角色。两位演员不只是坐定定读剧,偶然会呼应剧情离开座位,陈健豪就走到观众席,其间就先后来到我的身边和眼前,还短暂走出Bar Lemna。这样动态的安排,跟我早前在金碧酒家的读剧演出《餐桌上的战争》,可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差没有和观众互动。潘Sir笑说这是一次“不认真的演出”,过程中虽然有些甩漏,却更配合这次沙龙的主题──“怪诞”。
“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著优美,丑陋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The ugly exists beside the beautiful, the unshapely beside the graceful, the grotesque on the reverse of the sublime, evil with good, darkness with light. )
潘Sir先引用上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Victor Hugo)对“怪诞”的定义,然后解释“怪诞”的原因,“见到怪诞,就见到美”,而潘Sir的“怪诞”手法就是“放大”。将生活放大,就会看见细节,这就是“怪诞”,也是《螳螂捕蝉》的创作策略。潘Sir借用《螳螂捕蝉》其中几段台词作为例子:第一段是“北越”初次踏入麦当劳,被炸薯饼的气味吸引,从而带出他的“自卑”;第二段是“南越”发现“北越”的手指尾弹起八次,借此显出“北越”的“恐惧”;第三段是“南越”问“组织”睇跌打有没有保险索偿,潘Sir刻意将“无谓”放大,反映大机构的“去人性化”同时,希望能够唤醒不同岗位的上班族;第四段是“南越”长篇大论地以“臭狐”讨论“死亡”,潘Sir借此讽刺一些喜欢讲废话的人。第五段是“南越”道出他和“北越”的各种分岐(包括“性取向”),唯一相同的只是一块“炸薯饼”,潘Sir正是借这块炸薯饼来探讨“生命”的意义。
自从观看《螳螂捕蝉》后,每次食炸薯饼,特别是麦当劳炸薯饼,都会想起这个故事和潘Sir,我把握机会向潘Sir提问,他对麦当劳炸薯饼究竟有情意结?潘Sir解释他当年住在沙田,每朝带女儿上playgroup,都会经过沙田新城市的麦当劳,故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未有麦当劳前,香港人多数去茶餐厅食早餐,但潘Sir对茶餐厅很有意见,嫌它不够干爽,相比之下,麦当劳都较为洁净,而且店员都是身穿制服。为了突出“北越”的草拫背景和精神状态,潘Sir于是将麦当劳炸薯饼写入这个为黄秋生和谢君豪度身订造的故事里。其后,潘Sir再补充,粗口在这个故事是必须的!
透过是次沙龙,再次欣赏《螳螂捕蝉》,有不少新的得著!我的焦点,不再只是“炸薯饼”!在一个房间里,浓缩了人生,以两个杀手的对话,讨论“生命”和“存在”。最后的大逆转,极具讽刺意味,并非只是“怪诞”那么简单!
温故知多,获益良多,充满启发性,并且解开了多年疑团的一天!期待香港话剧团“风筝计划”在7月2日的第四次沙龙,一起和潘Sir“隔山打牛”!
(专栏“何故火锅馆”每月刊出,标题由编辑撰写。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何故,内向、忧郁而文静的作家,已推出超过 20 本小说。从电影和打边炉领悟人生道理。
更多电影评论文章,可参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