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术发展奖|艺坛瞩目焦点 年奖得主成就获肯定
随着疫情退却,社会复常,今届“香港艺术发展奖”亦复办实体颁奖礼,对艺文界和应届得奖者均别具意义。颁奖礼于6月17日假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圆满举行。当日共颁发了27个奖项予本地艺术工作者、团体、学校及机构,以彰显他们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以及在推动香港艺术发展方面的贡献。
“香港艺术发展奖”由200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筹办至第十七届。颁奖礼共颁发六个奖项类别,当中“艺术家年奖”表扬在各个艺术界别有杰出表现的艺术工作者。奖项以艺术界别分类,包括艺术评论、舞蹈、戏剧、电影、文学艺术、媒体艺术、音乐、视觉艺术及戏曲。
艺术家年奖(舞蹈)得主——黄磊先生
黄磊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2001年加入香港舞蹈团,能表现中国舞及现代舞不同的风格。他的演出富有强烈的个人魅力,舞艺精湛且具极高的身体爆炸力,演出别树一格,不论舞剧角色或抽象作品皆演绎通透。他多年来获奖无数,作品备受肯定。从舞蹈员到首席舞蹈员,再到舞团导师,不同的工作岗位令他体会到演出是怎样的一个团体合作。“我很幸运,有很多老师、前辈、朋友帮助我,人生不同阶段所面对的课题都会不同,带着平常心继续去学习及面对,持之以恒继续走下去。”
艺术家年奖(戏剧)得主——张飞帆先生
张飞帆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及电视系,香港舞台、电视及电影编剧、专栏作家及作词人。近年来致力发展香港音乐剧,先后编写《大状王》(编剧)、《一水南天》(编剧及作词)及《一屋宝贝》(编剧)三套香港重要音乐剧作品。他醉心于音乐剧创作,不单是借此回应社会、宣泄情感,他更认为音乐是一种共通语言,即使歌词不是母语,观众也能够被感动。他对自己的成长地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期望香港能善用中西融汇的优势,发展成为一个亚洲音乐剧之都。
艺术家年奖(电影)得主——郑保瑞先生
郑保瑞从事电影工作近30年,经验丰富,是一位行内公认出色的电影人。从电影制作的基层场记开始拾级而上,历程令人鼓舞。他从不同导演的身上学习之余,仍一直大胆创新尝试,寻找并创建强烈而独特的个人风格,年度作品《智齿》更让他屡获殊荣。近年他不仅交出亮丽的票房和高评价的制作,更为不同新导演之作担任监制,希望一同为香港电影发掘更多新题材,在世界上争一席位。
艺术家年奖(文学艺术)得主——陈少红博士(洛枫)
陈少红(洛枫)为诗人、作家、文化评论人,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校区比较文学博士。她的作品睿智处处,反映对世情的敏感与细腻;她亦参与教学、文学推广及艺术评审工作,对艺术发展贡献甚广。多年来在文学创作路上历遍艰辛,如小说集《第三身:爱情小小说》曾遭七家出版社拒绝而要自资出版,“也有许多人叫我专注写评论,别再创作。”今次是她第二度荣膺“艺术家年奖”,这次获奖予她的最大意义,是肯定了其创作成就。不被批评及风格限制,尽情跨界游走,她的创作证明跨界是可行的。她说,只愿透过一支笔杆,不论写诗或其他文体,都能自由书写,独立思考。
艺术家年奖(媒体艺术)得主——梁基爵先生
梁基爵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哲学硕士及香港演艺学院音乐硕士(作曲及电子音乐),一直以多重身分活跃于香港音乐和艺术界。他不单是一位创作者,亦亲自担任演员、乐手等岗位。作品极具个人特色,如装置作品《忐忑》利用声音的振动转化为视觉体验,摆脱传统听觉艺术的框架,是一位富有代表性的香港艺术家。多年来他亦不断探索创作的界限,富冒险精神且不断进步,获颁本年度的“艺术家年奖”(媒体艺术)属实至名归。
艺术家年奖(视觉艺术)得主——苏庆强先生
苏庆强为著名当代华人视觉艺术家,从事影像创作逾40年,现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客席讲师。他的作品出色、富内涵,透过影像勾勒城市景观及历史变迁,令人深思。过往一年从个人创作以至策展及评论等多方面推动摄影,可见其对摄影创作及推广的热诚,对本地艺术圈带来重要、正面的影响。他表示,摄影始终带给他喜悦,因为可以通过摄影,活在当下,从而证明自身的存在。他亦会一直在摄影的路上,不断实践和创新。
完整得奖名单可浏览艺发局网页
如欲重温颁奖礼盛况,欢迎浏览香港艺术发展局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ongkongartsdevelopmentcouncil
颁奖礼电视特辑会于以下时间播出﹕
7月2日(星期日)下午2时20分于无线电视81台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