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20年二手英文书店Flow垂危 店主:“我是灵魂,也是肿瘤”
走进中环摆花街的楼上二手书店Flow Bookshop,眼见就是一片凌乱。店主树单正在回复紧急讯息,恐怕是关乎这间在中环辗转了20年的书店命运。不再是书店难敌贵租,或被无良业主赶走。店主树单说:“我自己有好大责任,业主已经很寛厚,只是我一个人兼顾不了。”楼下是游人如鲫的兰芳园和泰昌饼家,访问期间有几个外国游客看到街招找上书店来,树单一一向他们解释书店的状况。
如游牧民族的书店搬迁史
要知道在香港经营书店有多困难,可以在搬迁的次数中找到线索。1997年树单(原名林森)成立的Flow Bookshop,曾改名为Flow Bookstore,Flow Community等,万变不离一个Flow字,源于他对“流动”的钟情:“书本是智慧,应该要流动。香港闲置的书应该有数以十万本,我希望这些书的价值可以被发现。”书流动的同时,书店也跟随时代环境不断搬迁,般咸道、荷里活道都有该店的足迹,现在落址摆花街。树单开书店,这样一晃就是20年。
容不下一间二手书店的中环?
本是环保主任,后来意外进入书店,一做便是20年,树单对纸本书的热爱也与对环境的爱护有关。不过现在摆在眼前的是赤裸裸的租金问题,他透露这几年租金负担更重了,而且在寸金尺土的中环,店址也不错,多年来树单都是亏着钱办书店,得靠其他工作补贴。“要是我不做书店,收入会更高吧。其实有好几次都可以close down,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访问中途,有几个外国游客找上店来,树单一一向他们解释书店现时的情况,二十年来他都是如此,会替每个客人找想要的书,重视一对一的交流,想找到最好的读者。今天刚好有一个外国客人向树单询问情况,他一脸内疚,一方面因为书店乱糟糟,数万本书堆在一起未及处理,另一方面是客人主动捐助,从钱包里掏出500元,客人曾在香港居住数年,光顾过数次,这次是专程到访。Flow楼下是兰芳园和泰昌饼家,游客很多,树单说要是能稍为带动一下,已是他的愿望:“但最大的问题,是我自己。”
“我是肿瘤,也是灵魂”
“我有很大的责任,未有充份营运,一个人也兼顾不了太多,理想想法太多,管理上又不够效率。”访问一开始树单就说,这不是业主的问题,业主已经足够寛厚和体谅,但闹至现在生死未卜,很大原因在于他自己没有足够检讨。“用生意形式推动阅读,本来已经困难,现实上在香港租务是很大挑战,还能生存的二手书店各有各幸运。”中环区外藉人士多,外国人爱读书,有一定的英文阅读人口,但这些条件面对香港租金问题,仍然显得无力。树单也尝试诏引入一些中文书籍,但英文书终究是主角。近年不少网上书店如Book Depository,价钱低又免运费,或者多少为英文书店带来影响。树单说也不算有很大冲突,毕竟一直以来他的立场都不止是卖书。“我是这书店灵魂,但也是一个肿瘤。”
夏千福突然到访
2013年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当年人气很高的夏千福曾到访。树单形容当时完全不知道他会来,但他也是爱好文化艺术的人,后来更多次邀请树单到晚宴。中大哲学系毕业的树单曾到印度禅修,他说书店的困境,也让他思考了很多,20年来的书店路让他发现,这次的危机是钱导致的问题,但不是主要。“钱只是提醒我们要解决实质的问题。”树单在facebook上“求救”,解释要继续经营书店必须在三天内筹集到一笔资金清缴部份欠租,但租金问题,始终要面对。
很多读者仍在沉睡 书店是城市的智慧
“今次也希望可以转危为机吧,借此唤醒很多沉睡的读者。”树单说书店是为让大家记得阅读的美好而存在,这几年随网络平台兴起,感觉爱阅读的人还是不少,现阶段他仍有一些漂书计划想做,也欢迎真正爱书的人参与书店经营:“多年来一脚踢,我实在做不了太多。”知道书店有危机后,有旧客人和朋友仗义相助,树单说是因为信任和认同书的价值。“除了生意,书店也是象征意义,一个城市为何需要书店?因为书店代表智慧。”20年过去,他说,虽然香港好像不再那么生机处处,但他不觉得累。
FLOW地址:香港中环摆花街29号中环大厦204室电话:9278 5664网址:www.flowbook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