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罗浮宫曾用作纳粹德军仓库……以及其他九件关于它的事
“法国五月”(Le French May)今年举办的“罗浮宫展览”昨日开幕,展出逾130件罗浮宫藏品,加上$20的“平民”票价,相信热爱文化艺术的市民在未来几日必定会逼爆香港文化博物馆。对不少人来说,去巴黎罗浮宫走一趟是人生必做的事。不过除了《蒙娜丽莎》和透明倒金字塔“Louvre Pyramid”,或是电影《达文西密码》中出现的珍贵艺术藏品以外,大家对这个世上最大的博物馆的认识又有多少呢?
一・展品说明只用法文
罗浮宫是法国最重要的旅游热点之一,虽然大部分参观者均非法国人,然而馆内的大部分展品说明却只用上法文,就连英文也没有。如果想了解展品又不懂法文,就只好戴上设有不同语言的导赏录音机。
二・《蒙娜丽莎》不像你想的那么大
《蒙娜丽莎》是最著名的馆藏,或许没有你想像中大,实际面积只有52乘77平方厘米,比一部42吋的电视机还小。它曾挂在拿破仑的睡房墙上,普法战争和二次大战时又放置到其他安全地方,1911年曾被偷走两年,现时装有防弹玻璃,由专属保安人员看管。而同一个展厅内的亦放置了全馆最大的展品——《迦拿的婚礼》(The Wedding Feast at Cana by Veronese)。
三・透明金字塔曾饱受争议
位于主庭(Cour Napoléon)的透明金字塔(Pyramid du Louvre)是巴黎的重要地标之一,即使游客对罗浮宫没有兴趣,也会上前拍照“打卡”。不过,这个充满现代感的金字塔其实在1989年才建成,落成初期更惹起了不少争议,有人更视它为对罗浮宫的“亵渎”。金字塔高二十一米,由三座同样以玻璃和金属制成的小金字塔包围,设计师为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史上首个参与罗浮宫建筑的非法国藉建筑师。
四・由王宫到博物馆
八百年前的罗浮宫只是一个堡垒,用作监狱、存放王室财宝和武器仓库。十六世纪,法兰索瓦一世将其改建成法国国王居住的王宫,接下来的二百年间多次扩建;直至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共和政府才将罗浮宫用作博物馆,将没收的王室和教堂收藏集中于此,不过向公众展出的藏品却只有537幅画作。
五・曾用名“拿破仑博物馆”
是次展览的重点展品之一是拿破仑一世在皇座前用过的地毯。拿破仑在位时曾将罗浮宫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战争期间藉抢掠其他国家的珍品扩大藏品量。虽然大部分藏品后来随拿破仑战败归还各国,然而罗浮宫却扩建了不少。
六・展览面积约等于十个香港文化博物馆
今天的罗浮宫是世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展览面积超过72,735平方米,大约等于十个香港文化博物馆(展览面积7,500平方米)。
七・员工超过二千名
骋用员工二千多名,当中包括1200多名保安人员、60多名策展人和140多名复修专家。
八・每年参观人数约等于香港人口
罗浮宫除了是现今世上最大的博物馆,亦是入场人数最高的博物馆。上年的参观人数高达740万,约整个香港的人口。
九・藏品比展品多十倍
罗浮宫常年展出38,000件展品,仅占总藏品量42万件不到十份一。
“罗浮宫的创想”展览图集
十・希特拉的艺术收藏库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浮宫曾用作纳粹德军的仓库,存放了不少从犹太人、不同博物馆和城堡抢掠的艺术品。希特拉亦不时会到罗浮宫挑选合适的藏品,衬托他不同风格的住所。
不过,在德国入侵巴黎之前,时任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副主席的Jacques Jaujard将罗浮宫的馆藏迁移到了安全地方。几年前的纪录片《The Man Who Saved the Louvre》正是讲述这一段历史。
纪录片《The Man Who Saved the Louvre》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