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人间》现实版 香港设计师瞓身制作纸办目录《纸目》

撰文: 麦婉婷
出版:更新:

书刊杂志、传单、笔记簿等,全是纸,为什么这一本手感好些,那一本看得舒服些?有没有想过纸制品昂贵、纸行“执笠”,可能跟你用纸的习惯和态度有关?

01文化Facebook专页已经开张:www.facebook.com/hk01culture

纵然纸行结业有人感到惋惜,也有人帮忙“清货”。有趣的是,人们可能还会懂得分辨卡纸、色纸、鸡皮纸、油蜡纸等纸张种类,但若认真讲究下去,由粉纸、书纸再数下去的轻涂、Satin,一般人未必知道“搞乜”和当中的分别。

再说,用家明明对纸有所追求,但无从入手;纸媒创作人明明有想法,最终因老板减成本而草草了事。难怪纸店消失、纸业式微,连印刷业、以烫金、上箔、热压、钉装等跟纸相关的工艺,在香港已几近成为绝响,偶有出现立即引来赞好之声。说起明日设计事务所设计,未必人人知道是什么来,但如提起再版的《中华新词典》,就是出自这设计事务所,有如电影《字里人间》的现实版,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却为理念而奋斗下去。最近,明日设计事务所设计设计总刘建熙(Ray)发表了第一炮项目《纸目》,再次向虎山行,制作及出售纸办,让用纸的门槛降低。

《纸目》本意是纸型录,但意外的是,它更像纸的导读。(明日设计事务所)

同行说:“其实这件事,对你没有‘帮助’⋯⋯”

Ray说:“我老是觉得从事设计的,就是想改变一些状况,令事情变得更好。做一件事,是不是每次都要去想及对自己有利益才去做?”

“拣纸,你会点拣?”(明日设计事务所)

作为有资历的设计师,对纸和印刷自然有认知,不过在数码时代,设计学生或初入行的设计师,却未必有机会接触这两样东西,纸和印刷的知识仍然相当缺乏。

而从买卖纸和纸行操作的模式来看,根本是“靠估”。

Ray分享经验之谈:“坦白说,我也很怕到纸行选纸。回想起学生时代拿着人家的纸办在店门前拣选,那处其实是办公室,让人觉得很不自在。面对几千款纸,根本无从入手,已搞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当有纸行的营业员去出来就更惊。香港的纸行,很business-to-business,大家更需要一个途径去买纸。”

纵然同行在Ray的热情上泼了一盆冷水,但他也继续《纸目》项目。(明日设计事务所)

纸行结业,意味的不只是行业式微,网络、数码化等,也推倒了纸的需求。纸业生态不健康又走下坡,是因为纸根本从来没有被重视,在欧洲、日本、台湾等地,纸办是要付钱买的。“日本在用纸和印刷拿捏得很出色;台湾方面,纵然有人指他们太文青,也愈来愈专业,他们仍有很多独立出版,对印刷需求很大,当地仍有不少纸厂,就算谈论纸和印刷技术创作的单位、网站或Facebook专页也很多。”

“香港,反而有一些倒退,用纸愈来愈不讲究,愈来愈不重视印刷和用纸,更没有人说一些很技术性的事。”

Ray设计《沟》电影节2016的宣传品时,只是在用纸上花些心思,料不到收到客人的“𣊬间”赞赏。(明日设计事务所)

“没有成本”容纳创作者,只是小部份成因,并不是致命伤。某程度上,是客人没有触觉或要求,市场上缺乏先例,加上因为本身的习惯,未必懂得找一些方法,将纸品设计的完成度推至最高。

“这是关于设计、制作坚持的问题,态度很重要,心态影响事情,当中拉锯位才是决定性的一刻。”在为电影文化中心设计《沟》电影节2016的宣传品,Ray只是转用了一款纸,想不到竟换来客户嘉许。“我也想像不到对方会满意到影相发讯息给我,还问到那带有金属效果的银色是怎印出来。”设计师,某程度些也掌控了设计操作权,“其实纸行,也会按设计师的喜好、市场需求来入纸”Ray补充说。

《纸目》除了是让人选纸的工具,背后仍有“策纸”意思,让人重新认识纸。(明日设计事务所)
有别一般纸办或纸效果目录,《纸目》尝试加入描述和识别系统,引导用者选纸。(明日设计事务所)。

要将本地各纸行的纸分类,根本是一场“傻”事。有些时候甚至无法归类。幸好本地纸行也支持这件事,特别是举行过《TAKEO PAPER SHOW》,又出版过以纸为题的书《SUBTLE》的纸行大德香港的代表田井达也,Ray指出他是以个人的身分去分享和支援这件事。

单是一粒钉,Ray也花了一段时间“搜罗”合适的钉去串起纸办,而真正采用的那一粒黑钉,将会在《纸目》现身。(明日设计事务)

最后,记者好奇问Ray为什么坚持不以众筹方式去做《纸目》,他答这:“我不希望透过众筹的方式赚一些钱,仍也没有信心可以卖得好,如果筹不到钱,追不到目标,难道不做?这又不会。这个项目是‘真做’,做了出来反应如何也不理会了,因它不是只是一件商品。”

稍后,Ray除了会继续完成《纸目》系列,也会跟学院联手举行以纸为题的活动,“我们喜欢的事,一定要引入香港。”就如纸和印刷。

《纸目》http://paperist.hk

明日设计事务所https://www.facebook.com/tomorrowdesig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