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乾隆如何侦破《洛神赋图》非顾恺之真迹?︱阿难专栏
香港故宫馆昨天开幕,多件重量级北京故馆博物院展品来港,书画方面最出名的莫过于成画于北宋末年,传顾恺之(346-407)《洛神赋图》摹本。
现传中国最早三幅卷轴画都与顾恺之有关,全都以女性为题材,它们分别是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故宫藏的《列女仁智图》和《洛神赋图》。单是《洛神赋图》便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海外多个藏本,这些版本中又以北京故宫藏本为最好,成画年代亦较早(北宋)。
北京的藏本按乾隆皇帝说法又有三个版本(又称北京甲本、北京乙本和北京丙本):甲本纵27厘米、横 572.8 厘米,是乾隆最先收藏到的绢本设⾊手卷,画⾯的后⾯有署名赵孟𫖯抄写曹植《洛神赋。并序》,乾隆一度以为是东晋顾恺之真迹,但后来鉴定它不论是图画和抄写的《洛神赋。并序》,都不是顾恺之和赵孟𫖯真迹(详下文)。虽然乾隆帝认为该画的图⽂皆⾮真迹,但也认为该图字画俱佳,画的仿画时期也在隋、唐之上,是内府所收三卷《洛神赋图》最好的,于是亲笔品定它为“洛神赋图第⼀卷”(其余两版分别有乾隆亲书“洛神赋图第⼆卷”、“洛神赋图第三卷”),这个第一卷亦是这次香港故宫馆展出的版本。
虽然有不少学者据考古出土的南北朝文物和壁画互证,认为这个甲本所绘事物形制,多是南北朝的内容,因此认为它所临摹的原本也非顾恺之真迹,但从画中出现相传顾恺之善用的“高古游丝描”笔法,相信与东晋的画本有一定继承关系。
“诗画换位”绘画风格
观看不同的洛神赋版本,会发现有不同的趣味。对比北京甲本与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成画于南宋高宗年间的藏本(辽宁本),我们发现除了画中事物制式不同外,画中是否赋文也是一个极大分别。《洛神赋图》源自曹植文学名篇《洛神赋》,此赋有不少形容美人的词句,例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秾纤得衷,修短合度”,意念极其抽象,其实很难以图像表达,所以辽宁本的画师索性将这些高难度的修饰词原文写于画上,美其名是文字和图像互补,但其实也弥补了图像的不足 ── 极困难把一些极抽象的概念画出来(见下图顾恺之《女史箴图》,可能顾恺之《洛神赋图》真迹也是图文并茂);可对比北京甲本,后者却是不书赋文,取而代之是将各个人物活动的场景间距离拉近,添加了更多山石树木,以填补原本可用于写赋文的地方。
据艺术史教授陈葆真的观点,像北京甲本这种把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图画,排除文字而单以图像来表现故事的绘画方式,正符合北宋末年“诗画换位”的绘画风格。他指出宋徽宗年间大兴书画教育,他所设的画院便是以诗句考选画学生的文化背景,在这种新兴美学风潮中,画家会直接将诗句转译为图画,使图像在表意上独立自足,而排除藉诗文作为旁白解说的传统手法。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一幅大英博物馆藏的(传)顾恺之《女史箴图》,原文说“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 性之不饰,或愆礼正; 斧之藻之,克念作圣。”原意指女性应该修品德而不应注重仪容,但画师最后也只能画女子在梳妆照镜,不看赋文便不能稽考画作原意,可见不赋文而绘画道德等抽象概念更考画师的功力。
据乾隆研究心得再摹《洛神赋图》
再看乾隆于辽宁本上的题诗(1786年),又知道乾隆一度误以为北京甲本是顾恺之真迹:
“旧卷辛酉(1741)年题句,本以为长康(顾恺之)真迹。及己巳(1749)年,复加审定且以内府藏恺之女史箴比较,其神味浑穆笔趣殊异,然此虽非顾画,要为宋以前名手无碍。”
在北京甲本的前隔水处乾隆曾于辛酉(1741)年书五言诗并识(下图),将甲本视为顾恺之真迹,但当他在1745年获得《女史箴图》后,旋即以此为顾恺之笔墨风格重要参考依据,对比二画后在己巳(1749)年得出北京甲本非顾恺之真迹之论,并将有关研究心得写于稍晚藏入内府的辽宁本上。后来乾隆在深入研究了《洛神赋图》的版本后,传旨宫廷画师丁观鹏按他的鉴赏意见和古典图式起稿,丁在以传统画技同时融入皇帝认可的“西法”画技下,在1754年绘画了《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现为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洛神赋图》开创了卷轴画的形制先河,它与两汉画像砖的叙事方法有极大不同,打破两汉以来限于女性规训的绘画题材,开始有以男女间言情的内容出现,我们下期再谈这个题目。
【延伸阅读:香港故宫开幕︱宋徽宗山水画《雪江归棹图》疑揾代笔?︱阿难专栏】
【延伸阅读:香港故宫馆展米芾《研山铭》 与李后主文创产品有关|阿难专栏】
教学活动建议:
1. 选一个形容词,画成一幅图,同学报告说明构思心得,图像如何带出讯息。
2. 找出10个形容女子美貌的四字成语。
作者简介︱阿难,前教育工作者,参研佛学,迷于长物,喜欢从古物中看趣味。
(专栏“阿难说器”每双周刊出,图由作者提供,标题由编辑撰写。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