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过年|串流平台推贺岁片突显文化差异

撰文: 余若
出版:更新:

虎年已到,疫年却未过,戏院无奈地错过传统贺岁黄金档期,行完年宵钻入戏院自制贺岁电影节由下午睇到午夜场的日子不再,戏迷无法迈入戏院耻笑贺年电影总是烂。香港到了这个虎年,还剩下什么?

若非我们避疫躲在家中,或也不会发现两老还是无可避免地依赖大台派送重播戏码;那些每个新年都会背诵的《家有囍事》“世界末日啦”对白、《呖咕呖咕新年财》“牌品论”还是如此这般无限loop。为打破家庭只有一台独大的闷局,今年我为家庭置入能看N字头和+字尾两大收费网上串流电视台的智慧电视机。他们只需按一个键,即可进入贺岁有得拣的新天地。

【延伸阅读】《呖咕呖咕新年财》Netflix 贺岁热播 当年杜琪峰韦家辉谁主导?

+35

今年我在两老面前比较N字头和+字尾,发现前者经典尽收、后者仍需努力的状态。前者在搜寻器用语音输入“新年”即出贺岁经典片单,还包括《赌侠》(有拜年时与多年没见的表哥姐弟妹玩啤牌必学手势)、《富贵逼人》等,多半是大台会重播的片种,后者“庆祝农历新年”片单,除了《家有囍事2020》算是应景之外,竟然出了颇具创意的片单包括《雪降花》、《如懿传》、《拆弹专家2》、《一秒拳王》等。

+8

N字头在香港已有数年,频道分类可说是准确到位;+字尾才开波几个月,有主题乐园与美漫光环(或曰包袱),片种如走港式,怕得失公主粉、M教徒和星战粉。不得不说,《雪降花》、《如懿传》、《拆弹专家2》、《一秒拳王》等片怎能称得上是贺岁片种?又不是说贺岁片一定要生日宴会同庆贺、到亲戚家恭喜你个发财之类的情节,不过至少不会玩爆炸这么大吉利市吧?莫说古装宫斗尚有中式背景可不可以列为传统贺年文化,拳击故事又怎会是新年适宜观赏的电影?1980年代汉城爱情故事又与农历新年有什么关系?难道要祝贺情人发财?

+14

我记得一位台湾朋友说过,为什么台湾对香港电影有说不清的情感,在好些电影甚至会播放广东歌曲(韩国亦然),原来台湾曾经有个电视台是二十四小时播放香港电影的,那些电影作品重播又重播,朋友说,他们要么有兴趣坐定定,要么无法避免地观赏已看过一百遍的贺岁烂片过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这么的一代人,能与香港电影有那么密切的情感。

+5

虎年来了,动态乜乜强制物物新闻与讨论似乎比贺岁电影更吸引。人人都上网睇片过年,两老都开始自己贺岁自己选,暂忘某大台还会派送嘻嘻呵嘻嘻呵嘻呵嘻团聚分享快乐园地,光照临在几多十吋LED屏幕上,两老看着电视的状态,又令我想起《家有囍事》两老。今年他们按什么就看什么,我很乐意把智慧电视遥控器交给两老。

(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