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改编问题 许鞍华回应:“我很珍惜这个可以讨论的空间”

撰文: 来稿文章
出版:更新:

一直觉得,张爱玲小说《第一炉香》的结尾,主角葛薇龙和乔琪乔在年三十晚去逛的“新春市场”,位置就是存在于很多老香港记忆中的告士打道湾仔码头。然而那个曾让薇龙“也有快乐的时候”的海边,现今已变成陆地,湾仔的海岸线继续北移,分域码头也同样变成了陆地,更会于明年清拆。沧海桑田,变化的不止于城市景观,变的还有人心和价值观。时隔80年,要将《第一炉香》搬上大银幕,导演许鞍华(Ann)说做好改编上的压力一直多于舆论压力,要怎样呈现原著的魅力,又为今日的观众所接受,中间的平衡成了主要的挑战。
文:金宝 | 图:高先电影有限公司提供

《第一炉香》剧照(图:高先电影有限公司提供)

问许鞍华为何张爱玲的作品能历久不衰,她说:“张爱玲说的议题,超脱了她那时的年代,她讲了很多人性中基本的东西,是没有其他作家这样写过的,而且写得很好。例如她写人性的阴暗面,都是我们会想过的,但不敢说出来,因为很多时候要政治正确,在教育和礼教约束下,东西方的文学作品都会回避这些话题。但张很擅重表达这些存在于人性中,很难说出来但又其实很基本的东西,特别是男女关系中的互相虐待,她描绘的情场是战场,是一场占有之战,不是游戏那么简单,还包含了虐待狂、自虐狂的意识,很‘佛洛依德’。”

张爱玲的世界在2021年的今天

“张的个人经历,在今日特别的相关,因为她想在另一个文化中确立自己。她在五十年代移居美国后,也一直在努力发表英文作品,但可惜作品都不成功。张是很诚实的作家,只写自己擅长的东西,她熟悉上海的旧事,我猜她那些作品其实也写得很好,因为我看过有作品写她在美国的生活,那是写得很好的,只可惜她没有写完。”

《第一炉香》剧照(图:高先电影有限公司提供)

对许鞍华来说,张在美国的失意是时不我与,因为张那时的想法超脱时代太多,在一个资讯封闭的年代,不同国家的文化是难以理解的,但若事情发生在今天,一切就容易多了,现在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已多,亦有兴趣去主动了解。

如何在电影中重塑四十年代的氛围

《第一炉香》中描绘的是四十年代的香港,Ann又是如何呈现那个年代的?“我们没有完全复制那个年代,没有跟著原著的形容去造出里面描绘的所有物件,因为那种殖民地才有的融合(fusion),在那时就很特别,但今日就成了老土,因为在今天大家会觉得文化碰撞根本是必然的,所以在布景上我们只营造出有种普遍的混杂式印象。”

《第一炉香》剧照(图:高先电影有限公司提供)

“反映年代感,较多的是从人物关系著手,那年代的人物关系和今日很不同,例如工人就是工人,虽然她们有时可以和主人像朋友一样谈天,但她们穿的衣服和住的地方和主子很不同,她们说话的态度也很不同,如果做错了事,她们会跪低认错,很奴婢式的,这就是那时才有的东西,我们会保留那时代的阶级文化。另外就是在有钱的大族里,很需要体面,一个家族里其实有很多往事,牵涉桃色的事,但大家都是秘而不宣。”

葛薇龙,坠落?

在改编《第一炉香》上的挑战,许鞍华认为是时代不同,价值观也不同了。“这部戏没有甚么剧情是极端到要迥避的,也没有一些在今日看来会发笑或残忍到难以置信的情节,但我认为薇龙贪慕虚荣这件事是不适宜强调的,在今日这种想法最得不到同理心,因为现在人人都贪慕虚荣呀(大笑)。从前的人是很虚伪的,他们想成为有钱人都不会认,但现在的人是很堂皇的,我要赚钱,我要做百万富翁,我要几多岁退休,完全是一种共同价值观。我都认同人应该赚钱,我都想赚钱,不过我赚不到(又大笑)。如果将薇龙说成是坠落,很不划算,今日的人会不认同,如果观众不认同主题,就看不下去了。”

《第一炉香》剧照(图:高先电影有限公司提供)

于是Ann将“坠落”诠释为“选择”,将焦点集中在薇龙的选择会带来甚么后果,比较正面。“薇龙的结局,部份是来自她身处的环境,部份是她自己的选择,‘坠落’对我来说不是太重要。悲剧的是她选了一个不爱她的人,明知道的还是要这样选择,用很高昂的代价去交换,还要是一场不道德的交易,这方面是悲剧的。”

Ann认为薇龙也可以选择不嫁给乔琪乔,但那个年代,都发生关系了,不嫁可能下场更惨。“总的来说,乔琪乔都是大户大家。”

《第一炉香》剧照(图:高先电影有限公司提供)

许鞍华也有困惑的时候:“我看这小说时,也有觉得过是一个浮华世界令一个人下沉了,这是以前年代读者会有的看法,我也来自那个年代,但我又是现代的人,我要用现代的看法去诠释这个角色,但我又不是现代的年轻人,那年轻人又会怎样看呢? 我不希望观众觉得她是一个完全的受害者,不完全是愚蠢地上当,她是很清醒很主导地去做这个选择的,但不是罪有应得,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困难的诠释。”

珍惜讨论的空间

改编神级作品,很容易吃力不讨好,由拍摄到公映后一连串的舆论当中,Ann找到她认为珍贵的讨论空间。“国内或香港,有很多媒体是爱护我的,他们还肯访问我,听我说长篇大论,让我有机会解释一下,让观众能明白我的原意或为自己辩护。他们不是帮口,他们是给我空间去讲,这是很宝贵的,因为舆论涌过来时,我可以连发声的机会也没有,光挨骂但无从解释,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很珍惜这个可以讨论的空间,我也一定要尽力保留这个空间,让大家去表达意见。你不同意我没有问题,但大家都要有机会发言,开心的是我可以表达意见,我不是觉得我全都对,只是觉得大家要沟通。

“文学需要讨论空间,讨论中不但知道他人的立场,更重要的是,从中也能了解自己的立场。”

结语:和Ann访问是愉快的,她的率直和笑声爽朗,令人印象深刻,她会很坦白地告诉你,她也需要思考,探索,而她不觉得自己是权威的。谈到现代年轻人对《第一炉香》的看法,我说我不是年轻人了,但我觉得幸好演司徒协的是范伟,如果选角是一些风流倜傥的Uncle (要知现在中年男士若保养得宜,外型上有多吃香),那薇龙和“坠落”就更沾不上边,可以堪称“人生胜利组”了。现在的司徒协,一点也不猥亵,甚至颇gentleman,已减弱了观众对薇龙要“工作”时有多难堪的想像,Ann闻言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对我而言,改编作品的还原度从来不是关心对象,电影就是电影,很多观众看改编电影前都没有看过原著,那还完度的高低真的重要吗? 倒是导演在改编时加入的创作和角度,才是精髓。《第一炉香》也许不能赢得观众的掌声,但许鞍华的改编还是有其可观之处及独特的角度,值得大家从作品中去阅读这位导演的心思。

(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