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ove!】香港地买楼之外 蜗居汽车的想像
小时候已经幻想自己的未来住处,已经知道自己一定买不起楼(这么消极的小孩),已经想像买楼以外的选择,已经幻想住在车厢的可能性(都是真的)。我当然明白这么一个狭窄香港有多不适合外国camper van的lifestyle,但“挣扎求存”这回事并不局限于现实,用设计去想像,同样迎来多少希望。
住箱 Jyubako
拖车一直是流动祸居的选择,但有格调的拖车却难寻。日本露营品牌Snowpeak最近与建筑大师隈研吾合作,打造名为“住箱 Jyubako”的拖车小屋,用木板作为主要材料,让卡车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仍然不感到它是一辆卡车,在公路之中容易成为焦点,置于自然环境又容易融入其中。充满日式自然美的设计理念,因此当将拖车置于大自然并打开窗户时,室内木材与窗外景致显得非常和谐顺眼(那落地玻璃窗更是精彩)。因为空间不大,正好让我们把这“住箱”饰成最理想的环境,并彻底沉醉其中吧!
最期待的画面来了!“住箱 Jyubako”售价不过350万日元(约25万港元)起 ,并于今年春天开售。25万可“上车”,顶住当先啦。
This Moving House
Camper Van在外地其实相当普遍,但真正能够符合外国人露营需要的设计则不多,要不设备不足,要不过份庞大。Jack Richens在上年初开始DIY一辆Camper Van,并开设”This Moving House” facebook专页,纪录自己的制作经过,刚于今年年初大功告成。
“This Moving House”以2012年的Mercedes-benz Sprinter作为原型,将后厢座驾改装成“3床1厅”。以层叠方式设计床位,下层为Jack Richens夫妇的双人床位,中层及上层则作为子女的单人床位。其实这种设计在一般游艇睡房十分普遍,却少见于Camper Van中,Jack Richens直接挪用之,实在聪明、实际。再加上基本的煮食炉具、桌椅及车尾箱的基本储物空间,个子不大的This Moving House既可轻便驾驶至各地,又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
This Moving House已经接受租用服务,并计划于今年春季对外销售,详情留意:www.thismovinghouse.co.uk/commissions。
Nissan e-NV200 WORKSPACe X Studio Hardie 流动办公室
当生活变得愈来愈流动,设计师用汽车作为设计本体去回应生活自是理所当然。近年日本车厂Nissan与英国设计公司Studio Hardie合作,将旗下的电动商用车e-NV200改装为流动办公室概念车“ e-NV200 WORKSPACe ”,来回应今天没有固定工作室的一族,即是现今的“slash 族”。其实“slash族”仍然可以被细分:外国最普遍的“slash族”多为科网专才,这群人之所以工作无定所,主因是希望在co-working space接触更多不同界别的专业人士以创造更多合作机会,这群人要是活于香港多会到高端的co-working space如“wework”打趸。然而真正占香港大多数的“slash族”,则多为自由工作者如设计师、传媒人、创作人等,他们没有频密接触各界专才的需要,而是更讲求一处具启发性,以及真正流动的工作空间。
e-NV200 WORKSPACe的外观不赖,加上可伸延的办公桌、触控萤幕电脑、折叠式单车、蓝牙音响系统、大大小小的收纳空间,甚至是醒脑提神的咖啡机,让去到哪里都要(被迫)工作的创作型“slash族”提供了一个舒适自由的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