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连小学生都知道森林没有野猪的后果 人类注定自作自受

撰文: 森恩
出版:更新:

我们在市区临山公道栏杆上,不时会发现渔护宣传横额,呼吁市民切勿喂𫗦野猪。近日有人设法诱捕野猪,在尚未知悉行动会否延续之时,我们不妨读读书,为人类保持理性思维与文明手法。

坊间不少知识型杂志隔些日子就会探讨野生动物对生态与人类的贡献,野猪在全球各地都有踪迹,当然是专题常客,以国家级杂志《知识就是力量》(2019年1月号)的猪年专题一文《野猪,森林生态链重要一环》(朴正吉)为例,在网络上的触及可算是最广泛,经常被转载——

野猪体形较大,四肢短而有力,它们非常灵活,力气很大,嗅觉也很发达。野猪以家族性群居为多,有时候几十头成群活动,且常常啃断大量林下灌木,搭建过夜或产仔的窝。野猪最大的本领是不停地用嘴巴挖掘土地,觅食地上的草根、种子、两栖类、蛇、鼠类、真菌和土壤动物等,它们的食谱很广,几乎什么都吃。

野猪是群体动物。在近日的新闻事件中,我们会看到有野猪单独行动,事情的前因后果,相信只有涉事者本人与涉事野猪才会知道来龙去脉。事出必有因,到底是野猪激怒人类,还是人类激怒野猪,有待调查。可以肯定的是,事件发生后,不涉事的野猪面临一场可预视的灾难:捕杀。

捕杀野猪的结果

有人说这是报复式的捕杀,那么,野猪又会不会报复人类?他们在生态链中给人类最大的报复,就是翻松泥土,令山土在雨天像海绵一样为人类减少洪水发生的可能。

假如没有野猪,森林生态链将会变成什么样?野猪不辞辛苦地翻土,可以防止土壤板结硬化。随著人类对野猪的深入了解,不难看出,野猪在森林生态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既然野猪的角色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想像一下,原始森林里如果没有了,这种能大面积挖掘地表土层的野猪,生态链的状态将会怎样呢?

野猪翻土当然不是为了人类,牠们是为了自己。牠们为了防御蚊虫,要用天然的油脂、泥土等保护皮肤。某些人类群体可能会问:既然野猪这么做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什么还要牠们存在于对我们可能有危险的范围内?这问题回到另一个老问题:为什么人类偏偏会出现在野猪的生活圈?不在现场就不会有被捕的风险了,对吗?这个有点面善的反问,就请野猪以“行动”来回答。

如果没有野猪为筑巢而大量啃断林下灌木来调节森林密度,那么森林中很多树的枝条就会无节制地萌生,过于密集的枝叶将会影响其他树种和草本植物摄取营养。同时林间光照条件变差,进而影响土壤微环境,不利于树种更新。茂密的灌木也会阻碍鹿科等大型动物在丛林中穿行,也就是它们适宜栖息的生境因植被茂密而减少。

野猪本自由,纯真活泼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园,有充满活力和创意的一面。可惜这城市还是有人未领会生态链稳定的好处,又或者他们太忙碌,没有读书也没有求知的习惯?森林生物族群并非简单地捕杀就能解决事情,人类不能用丛林动物的不文明手段来对待丛林里的动物,这么做只会令文明的人看在眼里,最终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几时才学会尊重

香港生态在人类密集生活下,还能这么维持下来,并不是偶然的事,而是许多施政者努力所致。如果连维持生态秩序的部门都参与破坏生态的事情,这个地方还真的适宜动物居住吗?候鸟还会来香港寄居吗?这倒不是个人评论,而是生态结果的合理推论——

如果没有野猪种群,那么大型食肉动物的食物结构会发生改变,比如捕食者可选择的猎物缺少了野猪,那就会多捕食包括食草动物在内的其他动物。这样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就会下降,使食草动物调节植被的功能下降,会破坏森林演替和森林结构的稳定性,最后捕食者的生存也会因猎物减少而受到威胁。

世界少了野猪的结果,还是由人类自己承担。香港许多人都倚山而居,现在是冬天,他们未必知道野猪做的好事;继续捕杀野猪,过了一些年的某个夏季,就唯有接受一些不知好坏的结果了?

不顾后果、凡事去尽的人类,只有知识才可以拯救人类,这也是当年周恩来为《知识就是力量》题字时给一个民族许愿和祝福。

(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