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开幕|曾灶财,开门见|M+速读“香港:此地彼方”【1】
M+开幕,今(11月12日)起驻守一年(至2022年11月27日)的专题展“香港:此地彼方”,一进门就是曾灶财墨宝。
“曾灶财是不是艺术家”的讨论已有近二十年,地下大堂展厅开门见门,是一幅写在门上的曾灶财作品,象征“九龙皇帝”作品正式登上殿堂的时刻,香港已经不再一样;或者说,香港从来多变,变得总是令人适应不来?不管是战争、文革等时期逃港的“新移民”,还是那个已然消逝的年代——被人以刚柔并施的管理方式来管治,人人都得适应过来。香港艺术创作的基因就是“自由”,如果街上有人严管涂鸦,就没有曾灶财作品的出现?
M+内部环境——
今日香港有自己特色的“自由”,昔日街头画字都可成为殿堂级艺术品的年代已成过去,曾灶财艺术之门已经庄严地关上,香港涂鸦艺术大门则已被置在博物馆。曾灶财晚年接受不同商贾邀请写字,(他要的不是钱,而是一顿温饱)比起这几年许多街头涂鸦者幸运太多——他有写或不写的自由。
【延伸阅读|逾千藏品首曝光 浩瀚泥人成打卡位 展艾未未《洗白》】
曾灶财许多字已被香港管理者涂抹掉了,颇为有意思的是,竟又被政府买下来,挪到M+收藏与展出,并在专题展览入口冲击每个观者:曾灶财年代的香港早就不在,真正留下来的人竟然就只有曾灶财了。
曾灶财足迹——
曾灶财艺术是街头涂鸦艺术,他写了什么文字,从来都不是大家会深究的内容;他写在哪里、如何出现、为什么写,则早有访问与报道,在此不重温。如果他活在这个年代,应要明白一回事:他自号皇帝已属不确,何况在街头涂鸦“犯法就是犯法”。曾灶财爱写就写,钟意几时话自己系皇帝都得。那个年代毕竟是对每个本地人都宽容,现在许多人写什么都惊餐饱,或者爽性让笔杆躺平,不写兼走难。
我们应当庆幸他已仙游,不再受以上那一回事的质疑与挑战,而“此地彼方”正好提示我们,此地此时人人身不由己,而此地本来就不属此地人,百多年前如是,这几十年亦如是——此地不属此地,彼方其来有自。
(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