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服传承】新装如初 让传统一脉相传

撰文: 麦婉婷
出版:更新:

纵然手造旗袍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花钮卖少见少,苏绣工艺在香港已成绝响,又有师傅拒收徒弟。难道传统手造旗袍及其工艺真的只可在历史、回忆、影像存活,不能传承?林春菊Janko,新一代华服设计师及职人,可谓是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

剪一头清爽短发的《新装如初 Classics Anew》设计总盐林春菊Janko Lam,刚中带柔,造起衫来,十分有型。(马熙烈摄)
牛仔布混中服可谓是《新装如初 Classics Anew》设计总监林春菊Janko Lam的代表作,牛仔布配以千变万化的洗水效果,每一件都是真真正正的独一无二。(马熙烈摄)

林春菊(Janko)修读时装纺织设计,毕业后便加入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出任服装设计师,设计舞台及剧集服装,变相来说,什么类型的衣服,从华服、西服到日常衣着也有接触。除了工作,她也曾经做过正常时装设计师眼里的 Collection,但经过过两、三季,发现不太可行。“外面购买衣服,实在太便宜,根本很难与即食时尚品牌竞争,她们快过你、款色又多过你。”

可持续时装是Janko重要理念。(马熙烈摄)

偶然机会下,Janko参加《衣酷适再生时尚设计》比赛,刚巧朋友有些弃置布料,她没有多加思索便毅然决定将废布结合华服元素参加比赛。好料不及,这无心插柳的意念在比赛夺得大奖,Janko更获邀到英国实习。回到香港Janko再度出击,与品牌ESPIRIT合作推出以再生织物为主题的再生时尚别注系列。后来,Janko再获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邀请于“时装・视野”展览中展示她的作品,最后更获香港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

陆陆续续的奖项和合作,令Janko更有意识去营运“可持续时装”,推广华服文化的使命感亦同时因机遇变得强烈,更加主动参加海外活动和展览,巴黎罗浮宫、德国、上海等,她都参与。2014年,Janko终于正式成立自家华服品牌“新装如初”,以中华服饰设计为主调,揉合传统工艺与时尚制衣技巧设计衣服,亦提供量身订制和长衫、旗袍服务,举行不同类型的华服工作坊,推广华服。

不过老实说,Janko第一次做旗袍,也不是以传统的工序去制作。她爽朗的说:“我做第一件旗袍前,从来没有做过旗袍,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后才好奇人们所谓的传统是什么?旗袍,也只是一件形态。传统与新派,只是做法和制作不同。”

制作旗袍的工具,不需要什么高科技,而是靠一双巧手和心机。(马熙烈摄)

话虽如此,Janko从服装设计到旗袍设计,期间也有经历过不顺遂的时光,由摆街档到有自己的工作室已有七、八年时间,愈做愈精才有以上心得。而Janko一直暗访本港大部分与长衫、旗袍有关的师傅和人物,即使品牌已上轨道,她仍然不时拜访传统师傅长期学习传统华服的制作事。2016年年尾,她更推出《别出心裁》,让长衫、旗袍的有趣故事,以文字形式流传。适逢新年,人人也应节买新衣服,有说先敬罗衣后敬人,购入或亲手做件中国人的Haute Couture给自己过一个新年,倒也真是Make Sense Choice。

新装如初 Classics Anew

“新装如初”致力于传承中华传统生活之风雅,保护日渐枯竭的民间衣艺,作品透过一针 一线的巧妙构思,为新时代女性圆一个旧上海梦, 迎来一个新的衣著时代。品牌糅合传统 中国女性的优雅知性、随性自由,承载着旗袍艺术梦想家的浪漫情怀, 将传统与时尚完美 结合,体现与时俱进旗袍新发展。

店舖: 中环鸭巴甸街35号元创方B座4楼H407室陈列室:观塘开源道50号利宝时中心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