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艺术家邂逅4座“老房子” 细诉一段段香港故事
历史,是关于一群人的故事。但中国历史偏重于大论述,着墨于朝代更迭、制度兴衰,读来没有人味,于是“历史”真的成了离我们愈来愈远的历史。由康文署主办的“邂逅!老房子”艺术计划,请来本地4位艺术家,分别在4座“老房子”里做艺术创作,把人味重新带回历史里,讲一些香港过去的故事。建筑前面加了“历史”仿佛变得沉重,但归根到底,它们只是前人住过的“老房子”。
摄影:龚嘉盛,江智骞、黄宝莹
(一)林东鹏 将古屋拉回到生活
位于沙田圆洲角的王屋村古屋大隐于市,就算途人经过,也未必会察觉到它的存在。旁边是酒店,另一面就是车水马龙的大涌桥路,令这座不合时宜的旧建筑更像孤儿一般被时代遗留下来。1970年代的新市镇发展,港英政府收购了圆洲角大量地段,王屋村村民另建新村,搬至街尾,古屋也一度供村外人使用。除非是沙田区老街坊,否则会对这座超过100年历史的古宅不甚了解。“这间屋存在我们身边那么久,原来我对这位邻居一点也不了解。”居住沙田多年的艺术家林东鹏也这样认为。
以艺术重塑生活感
回看1970年代的旧照,当时古屋旁就是城门河,及后因为扩建工程,从中可看到沙田变化之大,而这间古屋成为该区域唯一的历史印记。王屋村古屋是典型的传统客家民宅,楼高两层,属两进、一天井、三开间式建筑,配合朴实建材和简明色调,其精巧之处在于室内的墙身壁画,窗花、横梁上也雕刻了“百子千孙”及“长命富贵”等字句。林东鹏认为这间屋的朴实无华反而有一股生活气息,他收集不同年代家具,重新将客厅布置成一个具生活感的空间。“相对这个计划内其他3座建筑物,王屋村古屋内没有太多东西。”林东鹏思考的是:“怎样将生活感带到这空间,来拉近和参观者的距离?”
硬件之外的文化传承
在发掘王屋村的故事时,林东鹏亦想将沙田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带入这个空间。在另一间房,他把一条蓝色的布疋挂在木制家具上。传说300年前沙田曾盛行蓝染,他凭老村民提供的线索,辗转在沙田的山林中找到当时用作染料的植物“山蓝”,再研究实验染布的方法,重现当年技术。“单单想还原当年的蓝染方法已花上几个月时间,往往又用上一个小花园(大约200呎)的山蓝,才能够染上3疋布。”林东鹏估计因没有太大成本效益,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手工和时间,令这种技术慢慢失传。其实失传的何止是蓝染技术?居民搬离后,古屋失去了和村民的联系,后来变成公园,也只有晨运客和老街坊才会来到,虽然2009年时曾以活化为名,计划将这地方改建成茶座和美术中心,但最后因为改建费用高昂而不了了之。“所以村民都好奇我为何对这地方有兴趣,甚至用来作艺术创作,只因为他们下一代已再没有兴趣了解过去的故事了。”除了保留硬件,如何将村文化和故事带给下一代,也是一大问题。
林东鹏×王屋村古屋
地址︰沙田圆洲角王屋村
时间︰即日起至6月30日
(星期二及农历年初一至三休息)
反思历史建筑保育
战后的罗屋有一段时间租予村外人经营小工场,直至罗氏后人全部迁离后,罗屋就一直荒废至1970年初。因制造业需求急增,柴湾成为工业区,罗屋一度面临清拆命运,“当时的市政局博物馆委员会很有远见,他们知道这地方的价值,这是全港岛唯一还保留旧式客家建筑风格的地方,虽然并非最具特色的建筑,但对了解香港的历史特别重要。”
当时的委员会更认为要将整个建筑群保留,但媒体指摘当局浪费公帑,最终港英政府于1972年决定保留全幢罗屋,并修复成为民俗馆,在毗邻兴建展览厅及中式花园,“虽然中式花园这个想法值得商榷……”不过,黄丽贞也相当欣赏当时委员的决定,于是将当时有关修复问题的书信、报道,以陶瓷重制出来,展现在观众眼前。她和林东鹏一样感慨香港从不重视文物和旧建筑,对建筑修复不足,观念也陈旧。应如何提高保育意识,令人们明白旧历史建筑物的重要,是黄丽贞最想在这展览中表现出来的。
黄丽贞×罗屋民俗馆
地址︰柴湾吉胜街14号
时间:即日起至6月30日
(除公众假期外星期四休馆、农历年初一及二休馆)
(三)石家豪 为历史的黑白添加色彩
自小住在西营盘一带,中学在英皇书院读书,石家豪对位处中环的孙中山纪念馆既不陌生,也不熟悉。艺术计划带来的缘分,使石家豪对孙中山生平,以致于历史博物馆的存在形式有更深一层的思考,还找来4个年轻艺术家一起“包围孙中山”……
孙中山纪念馆本来与孙中山无关。前身“甘棠第”本是富商何东二弟何甘棠于1914年所建,后来又辗转售给教会,2002年时几乎要被拆卸改建成中环的高价楼盘,最终被政府收购并改建成孙中山纪念馆,及后又被列为法定古迹。尽管如此,何甘棠的东西在大宅里实已所剩无几。“来这里的多数是华人游客,都是奔着孙中山而来,反而对何东家族不太认识。”
与年轻艺术家“包围”孙中山
“作为画家,我尽量想做平面的东西给人看到,又要不影响本来的东西。”石家豪说屏风的构思,一则为了呈现画作,二来也是家居本来就有的东西,与大宅匹配。7组屏风分别以孙中山奔走及居住过的七个地方为题:生地广东、少年时住过的夏威夷、维多利亚时的香港及澳门、日本、南洋诸地。从广彩到浮世绘,再到民国彩色玻璃,以精致插画一般的形式记载了孙中山的生平,也以丰富的色彩重现那些时期和角度。
“要研究孙中山,一世人都做不了,这些创作都不是仔细地介绍生平。其实很少人知道孙中山在夏威夷读过书,因为哥哥去了夏威夷打工,后来还做了老板,他就可以留在那里接受教育,当时那里有4万华工。”石家豪认为透过艺术创作和转化,这些不为人知的角度,可以另一种方式去讲关于孙中山的故事。计划筹备时,石家豪以“揾人包围孙中山”为题,在网上招募年轻艺术家做助理。“虽然他们有些也有人认识,在画廊展出过作品,但刚刚起步做创作,其实比较艰难。而且画画很少团队工作,都是很孤独地做。”7组作品由4个年轻艺术家合力完成,创作期间他们会开会分享研究资料。
梁丽雯的作品采用广彩形式,因孙中山在广东出生,却与这门地道瓷器擦身而过;郑婷婷画的夏威夷是较少人知道的,孙中山年少时曾经历过的“热带感觉”;“飞天猪”黄咏珊描绘的是维多利亚时期的香港,有孙中山读过的学校;曹颖褀则以蓝白瓷砖画风格记录孙中山在澳门行医的一段故事。此外亦有两幅作品合作完成,而石家豪的民国彩色玻璃,则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社政文化下各路风云人物。“博物馆不可以有阳光照射,有些限制,有阳光感觉会好得多。就想到用窗门的感觉去做,远看像装饰,近看可以仔细地看到这些人物。”石家豪说。
色彩让历史博物馆更轻盈
百年府第,本该拥有更多,虽然经过不少修缮,但实际上也失去不少。石家豪惋惜道:“这栋大宅可能本身有些画,也有一盏水晶灯,但全都已流失,如果有这些东西在里面,其实是有型的。”他忆述在外国参观的经验,博物馆都综合了历史与艺术,既是艺术品又是历史文物,他那时就开始想像历史和艺术的关系。“香港的博物馆都算整齐光鲜,但历史博物馆的系统和艺术不同,研究历史的人都比较实在,表现手法也多用文字、文件。”他说,喜欢历史的人当然会觉得好看,但其实又有点单调:“所以才想做一些色彩和装饰,除了立体一点,也希望这些历史会和人更加密切。其实孙中山的足迹也与现在的香港人好似,会周围走去日本、澳门。”以历史为主的博物馆,虽然也有影片及各种互动方法,但视觉上始终还是以“黑白”为主,石家豪希望在加入色彩的同时,也能引发博物馆在展览上的更多想像。走进孙中山纪念馆,七组屏风像厚厚的历史书里的几幅精美插画,减轻了历史的冰冷,也让“国父”的人物色彩添上一份轻盈。
石家豪×孙中山纪念馆
地址︰中环半山卫城道7号
时间:即日起至6月30日
(除公众假期外星期四休馆、孙中山先生3月12日忌辰及农历年初一及二休馆)
(四)林岚 在最古老的客家建筑造梦
在荃湾地铁站附近的三栋屋博物馆,有上百年历史,原属客家族群陈氏。艺术家林岚12岁来港,虽然不是客家人,但同样感触于“客”与“家”的关系。在三栋屋这座老房子里创作,林岚既是主人又是客人,为的只是创造一个“梦”。这个梦既是对逝去事物的想像,也是对现社会的反思。
不止呈现旧屋状态
尽管已有上百年历史,但三栋屋一直是保存得最好的古迹,1970年代因地铁荃湾线工程,村民迁移,三栋屋改建为博物馆。博物馆记录了当年农村生活,也记录了客家人离乡不断迁徙的历史。林岚每当想起这种飘泊,就感到“戚戚然”,12岁来港至今住了段长日子,“视香港为家,身分却总好像客。但住了30几年,又会觉得自己其实是主人”。
走进大门,先看到“齿德钦重”4只大字的牌匾,林岚邀来书法家徐沛之挥毫,铸造胶片,覆盖在对联上。一踏进门口能听到水声,看到水缸,“水不但象征了顺水而起,也是饮水思源,对这间屋很重要。”林岚找来许敖山与李文生重新创作客家“南音”,并置入宋词。在历史建筑物里播放着略带哀怨的音乐,与离乡、思乡有关。“我对东南亚特别有感觉,以前父母也曾住过印尼和缅甸,在东南亚时听到那些华侨思乡的音乐,特别感触。”林岚说。再走到起居的房间,里面有走马灯,有闲话家常的片段,有灶头里投影的大火影像,感受到的不只是家庭回忆,也有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比如说投影在墙上的贝澳流浪牛录影,“以前牠们是农耕的重要角色,现在却看似很悠闲,人同牛的关系也不同了。”还有个装置像农耕工具以铜重铸,也反映了农耕远离了现代社会。林岚拆了一些本来的装饰,移走某些家具,那些对她来说太不真实,她不止想要再现一个旧屋的状态,而是客来的感觉和气氛。“没什么可看,大家就当发了场梦。”林岚想尽量做到一种慢和催眠的状态,让参观者好像进入一个梦境,所以每间房都有一张小凳,让参观者可以慢慢感受流逝时光。
林岚×三栋屋博物馆
地址︰荃湾古屋里2号
时间:1月22日起至6月30日
(除公众假期外星期二休馆、农历年初一及二休馆)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