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泰斗余英时离世 师从钱穆曾掀陈寅恪研究热 耆寿91岁

撰文: 赖家俊
出版:更新:

据台湾中央研究院今早发出讣闻,该院院士、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院士(1930-2021)于今年8月1日晨间于美国寓所睡梦中逝世,享耆寿91岁。

余英时1930年出生于中国天津,先于香港新亚书院师从国学大师钱穆,为钱穆首代弟子,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师从汉学泰斗杨联升教授,并取得博士学位,专长以现代学术方法诠释中国传统思想,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华裔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所作的研究,皆扮演开创性的角色,西方学界皆推崇其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史学之泰斗。

史学家余英时(资料图片)

余英时历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副教授、哈佛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新亚中学校董会成员、美国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一生获颁多项海内外学术荣誉,包含1991年获行政院文化奖、2004年美国哲学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200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John W. Kluge Prize)、2014首届唐奖汉学奖等,并于1974年当选本院第10届院士。

余英时著作等身,半世纪以来出版多本影响学界深远的著作,当中如《历史与思想》至今已经第34版,是史学著作中罕见的畅销书。其他如《史学与传统》、《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方以智晩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均为中国文化史研究重要著作。

余英时著作(赖家俊 摄)

而余英时于八十年代在《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一书中,破解史学大师陈寅恪晚年诗文的暗码系统,使他晚年生活与思想的真相重显于世 。十余年以来本书所激发的争议不断扩大,最后演成所谓的“陈寅恪热”,引出了大批有关他晚年的档案史料,余英时也因陈寅恪研究与学者冯衣北笔战。

学术研究之外,他亦为具社会关怀、维护自由民主价值之公众知识分子,多年来积极声援两岸民主运动。在2014年获得首届唐奖汉学奖殊荣后,为鼓励年轻学人投入人文研究领域,委托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设置“余英时先生人文研究奖”,提携后进不遗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