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居北角读港大写出怎样的香港传奇|书展2021名家讲座
【艺文编按】去年疫情延缓香港书展讲座日子,今年书展一系列讲座主题延续未完的思考,以“百年张爱玲”为题的讲座,将于开幕翌日(15日)傍晚举行,讲题:百年张爱玲:香港的倾城之恋。本文作者为讲座书写一则序章,为准备参与讲座的读者热身。
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的上海。她在20世纪中文文学中的地位人尽皆知,香港的文学界更有许多作家在阅读张爱玲的作品中获得启蒙。而在张爱玲的生涯中,香港这座城的地位也是特别令人瞩目的。不过细数张爱玲身处香港的时间,也只零零几段不长的年月而已。
文:吕澄予 | 原题:百年张爱玲:我们在这座城重逢
19岁时张爱玲进入香港大学读书,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香港。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她中断学业返回上海,接连发表〈沈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等多篇小说,一炮而红。张爱玲这个名字像一束希望之光,射进40年代的中国文坛。
1952年,张爱玲第二次到港,短暂留居后于1955年移居美国。不过在这短短三年中她与一生的挚友宋淇、邝文美相识,1995年张爱玲去世后,遗产便交予这对夫妇保存。这场相识的多年之后,张爱玲在洛杉矶为搬家整理物件时,忽然拾到一张相片。查看日期惊觉正是整整30年前好友邝文美陪她在北角兰心照相馆拍下的。
关于这张相片,张爱玲在《对照记》中题下了两行诗:“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住在北角的日子里她亦曾经觉得“一切好像毫无希望”;而人总面对著虚无,在无边的空虚惘然中间,也可见在那段日子里她有著可抓握的快乐。像《第一炉香》中所写,外面尽管是无尽的苍凉,湾仔庙会里的葛薇龙仍然为眼前的灯火人潮快乐著。虽然外面还是无尽的苍凉。
张爱玲笔下的香港,是《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摆脱束缚赌上前途冒险出逃的目的地,是《第一炉香》里葛薇龙步步走向沉沦的异乡······她总遥遥站在别处,像是〈封锁〉中的电车厢,是被分隔出的时间与空间。在这个遥远的隔绝的秘境里,梦境就发生了。张爱玲自己是个从上海到香港的“异乡人”。“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她在〈到底是上海人〉中写下,“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著用上海人的观点来查看香港的”。她写下自己眼里和心里的香港,为上海人做了一个香港的梦。
“香港传奇”的生成过程
香港是异质相碰撞的场所。夸张的色彩在这里共生,香港是传奇的发生地。张爱玲初到香港的经历本身又是极不寻常的:开战了,学校因此停摆,校舍变成“大学堂临时医院”,学生成了看护、防空团员。在空袭中活下来的年轻人,知道了轻重······变得能够站在尸体旁吃饼。《烬余录》中记述的这些“不相干的事”荒诞扭曲,而在战争中又十分寻常。战争的残酷、人的自私与虚妄再次加剧了张爱玲的成长。
这身处香港的三年成了她写作生涯的转折点,回到上海避难后,她于是能够写出〈倾城之恋〉这样的传奇故事。叙写小人物处在大时代中的故事,人物本身的张力往往容易被磨损。凡人沦为社会历史大拼图中的色块,人生历史随著社会运转跌宕发展。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就像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张爱玲。可是在这个故事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这是一座也许会为了成全城中的人们而倾颓的城,这时候,历史就在人的身上现出人性的光。
在香港的许多角落里,张爱玲仔细地察看这座城市的景观,察看城市中的众生百态。不过这双观察的眼睛有著上海人的视角,这些香港传奇也是写给上海人的。我们在张爱玲记录的“不相干的事”里看见一个战时香港,不过后来香港没有飞机轰炸了;或者有的人在这座城市出生长大,从不是个“异乡人”。
讲题|百年张爱玲:香港的倾城之恋
日期|7月15日(星期四)
时间|18:00-19:30
嘉宾讲者|宋以朗、许子东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议室S221
今天的地铁里人们仍然看报的看报,睡觉的睡觉,我们有时好奇地看著别人,不过我们的眼睛不是“上海的”,也不是“过去的”。为什么隔了这么远的时间和空间,隔了这么多的思绪,人们仍然受到张爱玲笔下香港传奇的触动、启蒙呢?可见纵使我们所见不同,或是我们有不同的眼睛——我们面前绝无一式的华丽;但华丽之外都是苍凉——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在“孤独”这一点上,我们是一样的。
2020年是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因疫情而延后的这场纪念活动姗姗来迟,但祖师奶奶的讨论度愈久弥新。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整理了张爱玲自1955年起与宋淇、宋邝文美夫妇长达40年的通信,在去年九月结集出版为《张爱玲往来书信集》,他将与许子东对谈他们与张爱玲的连结、张爱玲与香港的连结。对张爱玲的喜爱、研究,在许多人身上仍在继续。可见历史和时间永不停歇地前去,可只要抓得紧些,当然不是什么都留不住的。像《倾城之恋》中的流苏与柳原一样,我们看得见:“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一面墙,一定还屹然站在那里。”
讲题|百年张爱玲:香港的倾城之恋
讲者简介|宋以朗|张爱玲遗产继承、执行人,多年来整理研究张爱玲遗稿等资料。张爱玲挚友宋淇、邝文美夫妇之子。
讲者简介|许子东|香港著名中国文学学者,出版《细读张爱玲》汇总多年研究张爱玲的心得,从文本出发细致讨论了其作品。
(转载自2021年香港书展特刊。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阅读世界:世界阅读日专辑】
【虚拟书室:上网打书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