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术界回顾与展望 两位策展人的一场“艺术”对谈

撰文: 何阿岚 潘浩欣
出版:更新:

艺术,能展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过去一年,有无数的展览在香港发生,一场展览短则两三天,长则两三个月,是雁过无痕,还是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积累添上了些什么?我们请来策展人陈子澂和梁展峰对谈,以事件出发,希望从中梳理出较为清晰的脉络,既是回顾,更是展望。
摄影:龚嘉盛、黄宝莹、潘思颖、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资料图片

(左)梁展峰,曾在香港艺术中心、Para Site负责展览行政及策划,亦曾统筹海外展览,包括韩国光州艺术双年展、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中国香港馆等,现专注研究香港艺术。(右)陈子澂,於伦敦与多伦多分别学习策展与东亚研究,曾任职汉雅轩等多家国际画廊,并于世界各地策划并制作多个展览,现为独立策展人与作家,在亚洲各地策展香港艺术家展览。

记:记者 陈:陈子澂 梁:梁展峰

西九故宫 新一轮文化统战?

记:过去一年,香港艺术界发生了什么大事?

A:西九故宫明显是个问题。故宫永远是一流的展品、九流的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两部分展品,第一部分是展馆、建筑物本身,第二部份是北京三大博物馆中“定位最窄”的馆藏,有关宫廷的东西才放进出去。而它在管理、研究、策展上都是九流,研究员写文、做研究,实则是帮拍卖公司擡桥,这违背博物馆伦理,并不会在世界级博物馆出现。

策展人角色 人人皆可策展?

记:在ICC一事,艺术家黄宇轩和林志辉在ICC外墙上展出作品《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六十秒的朋友》,但接受访问时加入“为2047倒数”的概念,策展人决定取消艺术家的参展资格,这件事算是艺术界大事吗?

陈:在策展人角度来看,ICC是小事一桩,不涉及政治审查,只是策展人做了很差的决定。

去年极为活跃的艺术家程展纬,在“心安是归处”展览中展示不同媒介的创作,重新审视过去在“心安”时期的作品,让观众在社会不安时期加以反思。

沉淀想法 艺术家更直接行动

梁:卢乐谦这类型的艺术家多吗?

陈:不多。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很多崇尚自由主义的人认为不能再以言语去说服他人,不如落手做,于是有艺术家走去耕田,耕田成为他们的实践,例如艺术家劳丽丽,她同时会制作影片。“落手去做”是个好趋势。

梁:对,创作者不再倾向声明形式的创作,而是行动。艺术家可以沉淀思想,好像酿酒般慢慢出创作,我很期待这种作品的出现。现在都多了“艺术家驻留计划”(residency),让创作者有机会沉淀,多做一点社会性的创作。最有代表性的是Spring Workshop,Rooftop Institute较介入社区,而“咩事艺术空间”、Para Site、亚洲艺术文献库、亚洲文化协会等都一直提供空间,让艺术家在里面专心工作。各机构利用自己的资源去发展residency,相比传统展览模式,这是当代艺术新的、恰当的展示方式,合乎展示时间性(durational)、表演性(performative)的艺术形式。早前,社福机构亦推出了“V54”艺术家驻留计划, 社福机构有文艺化的趋势,“艺术家驻留计划”成了新文艺形式。我有点担心他们以文艺来“漂白”历史建筑的意义。

陈:我都对“V54”有保留,仔细看完计划,发现计划不需有任何成果,没有任何指引给艺术家,最终会变成酒店房。其实,艺术家驻留计划最重要是对社会和艺术社区的介入,一个计划至少有5位艺术家参加,而外国的驻留计划亦重视当地艺术家与外国艺术家的互动,让这班人有数月时间专注做好一件事。

谭颂汶,2016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其毕业作《米》连夺校内的AVA Award、Tuna Prize及Vitamin D三项大奖。

新晋艺术家谭颂汶 找到方向、继续尝试

作品关注城市、贴近时代

这件作品反映了打工仔辛劳的汗水,特别是香港这个工时冠绝全球的环境。他说:“我不明白为何这城市的人每一天都花上大部分时间在工作,没有了生活。走过中环,这个城市好像很光鲜,大都市如此富裕,但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牺牲了那么多来换取城市发展?”谭颂汶指这是他毕业后想持续探索的创作方向,对于城市环境,对于香港的生活状况,他想用艺术表达出来,做出和时代有关的艺术品。

“有时候也会在这里睡,毕业后就想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作空间。”谭颂汶没有像其他毕业生那样合租单位,2016年年中毕业后不久就租下这个单位,没有全职工作,平时只能打散工来维持生活,租金成为他最大负担。“所以生活要求都要减到最低,吃最平的,没有太多娱乐,只想待在这里整天专心创作。”

对于大部分新进艺术家,头两三年是非常辛苦的阶段,一方面要持续创作,寻找自己的方向,另一方面就是生计问题,往往要为了工作而放弃艺术创作。“记得老师说过香港的艺术环境比外国艰苦,但持续去做,应该会有机会。我想用两三年时间去尝试有没有可能。”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