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原来要这样看》|看古典作品 是个流动、互换角色的过程

撰文: 典藏艺术家庭
出版:更新:

【编按】在艺术馆看古典绘画时,你会习惯想像作品成画的时代背景、画家的身世等事情吗?你会焦虑要否读完全部展览资料与作品说明吗?我们又可否换个角度,直视在此时此地的画,向当下的我们诉说著什么呢?
本文摘自《艺术,原来要这样看!:10个口诀,秒懂艺术大师内心戏》“作品是进入另一个时代的窗口”一节。

你可以和一幅古典名画独处,全心浸润其中,但令人沮丧的是,这样的想法往往并不可行,因为作品旁边可能围了一群人,或是在一些有参观时间限制、需购票进场的卖座展览中,你可能被拥挤的人潮粗鲁地推著走,短短30秒只看到人头,或和沉迷自拍的游客擦身而过。这又是现代艺术欣赏的一部分(真是不幸),你需要有特出的心智状态,才能超脱喧嚣和推挤,让自己好好看清楚。

准备好探索、融入作品,不是站在画作前面原地不动就可以办得到,因为有些大型油画需要来来回回走动地看,有些小型作品则需要贴近观察。欣赏艺术有点像是在跳舞,也许会试探性地靠近些,也许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时而窥视,时而眉来眼去——这些都是在建立关系或融合之前可能会发生的。有时候是一见钟情,有时候观看者需要一段时间以后,才能体会发生在主客体无声交会背后的美好与意义。这种交流或参与就是如此,相对位置是流动的,角色是可互换的,作品始能反映出我们的想法,甚至生活本身。

文章上篇——《艺术,原来要这样看》|撇开“时期”等术语 如孩童般注视艺术

从宽广的观点来看所有的图画是很好的——包括作品在哪里以何种形式悬挂之类的脉络,从比邻的环境、建筑的细节,到收藏作品的建筑物(可能是在美术馆里的一个展间、教堂的中殿、皇宫、世袭地主的故居等)。你见到作品的地点,或许就是它最初发源地,也可能是出于保存目的而移置到该处。这种对作品根本发源地的感受,可以赋予它力量与共鸣,但实际上该作品的脉络与所有人可能已经转变过很多次了。因此,展览的主题、比邻并列的作品,可以轻易粉饰、模糊或诠释你眼前的作品。

本书不是要带你穿越时空去想像观看者最初是如何画出这幅画,而是要鼓励读者用现代人的能力和现代人的参照资料“再看一次”(look again)。我们应该要把这个作品当成是进入另一个时代的窗口——这个历经数十年、数个世纪,甚至千年的外在纷扰与思想变迁而存留下来的东西,它同样也出现在此时此地。它向我们诉说著什么?用什么语言?尽管年代已远,和我们的生活可能有著怎么样的关系?可以吸引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吗?

我第一本书是关于当代艺术,但却有些出乎意料地以林布兰(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的自画像为结尾,所以,我想以同样的作家作为这本书的开始。《以斯帖的盛宴》(Ahasuerus and Haman at the Feast of Esther,1660)有林布兰晚期典型的风格,以层层如宝石镶嵌般的颜料斑点和深色画布组成。尽管这幅画是从圣经故事《以斯帖记》中取材,描绘以斯帖的丈夫(可能是波斯国王薛西一世),以及他发现她的犹太信仰时的震怒,这些都随著时间的流逝而被掩盖,因为这幅画本身似乎就是时间流逝下的产物。它显然因保存不佳而有破损,隔著一层玻璃,虽然几乎看不出来表面的破损,但也为那张桌子四周凭添一种阴郁的戏剧感,国王凝视著空间,我们则透过龟裂的油画回望他。虽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但林布兰大胆的处理方式,让这幅三百五十年前的画深具现代感。

把这幅画用现在式的时态来谈,并不是要简化它,也不是要让古典名画迎合流行,与其把这些保存在琥珀防渗涂层下的画作视为过去的作品,我们可以和他们辩论、争执——去怀疑、诠释、评价或质问它们。即使是艺术上的巨擘,也没有什么不能评论的,一切都是开放的、可接近的,最终也将是可以理解的。

《艺术,原来要这样看!:10个口诀,秒懂艺术大师内心戏》(Look Again: How to Experience the Old Masters)

作者|奥森.沃德(Ossian Ward)
译者|田立心
出版社|典藏艺术家庭
出版日期|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