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嚣中环寻找片刻宁静 沉浸于The Henderson绿化艺术美境
香港寸金尺土,尤其在中环这个经济金融核心地段,一秒的放空也显得份外奢侈。
不论是在午饭还是下班的时段,人们在高楼与车流之间,总是渴望感受片刻的安宁。位于中环新地标The Henderson大楼外的休憩空间,现已优化成艺术花园,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艺术家作品配合园林美景,跟中环急速节奏形成强烈且有趣的对比,艺术跟闹市之间的距离,这么远那么近。
踏入艺术花园,眼球随即被巨型树木雕塑所吸引,由五棵可爱且简约的艺术树组成的作品,是本地二人创作组合STICKYLINE与中学生Leanna Lee创作的《The Fractal Forest》。STICKYLINE两位成员梁子程和黎意雄擅长创意纸艺,他们把平面纸张变为立体雕塑,简约俐落的线条与轮廓,背后隐藏著复杂的数学与几何结构,成为了他们独特的设计语言。纸张与木材的关系密不可分,木浆是用于造纸的最常用原材料,而《The Fractal Forest》树林雕塑就像是由纸到木的延伸。
STICKYLINE x Leanna Lee作品《The Fractal Forest》,那令人注目的独特轮廓,灵感源自黄金比例与分形几何,同时是呼应著著名艺术家达文西的完美人形比例,这种“完美”的数值与比例,巧妙跟大自然美学和The Henderson大楼外型,建构出亲密的三角关系。这些带著真挚童心的树木雕塑,使用可循环再用的橡木及不锈钢制成,再结合15种不同的植物与花卉,环保之余,亦促进生物多样性,吸引蝴蝶穿梭飞舞,而专诚为作品配置的音乐与灯效,为中环送上截然不同的日与夜风景,仿佛来到了一个疑幻似真的梦境。
而位于花园中心位置的夺目之作,是由美国环境艺术家Ned Kahn创作的《生息之源》(Breathing Tree),他曾赢得有“天才奖”之称的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过往创作主题一直围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意识,希望唤起公众对环保的关注。《生息之源》也不例外,这是Ned Kahn在香港的首个永久装置,通过太阳能驱动,顶部动态树枝会随风飘荡,洋溢著强烈的生命力,加上定时喷出雾气及自然流动的水漩涡,像是在模拟大自然的呼吸,一起交织大自然力量,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作品名字所带出的生生不息意念。
自然与科技并非对立面,就像德国数码艺术家Philipp Frank作品《Hypnotic Dream》,他透过数码技术与200年老树连结,抽象光影投射到佛肚树上随著树的自然频率变幻,融合科技、感官与环境,像是响起了自然与艺术的交响曲,让人停下急促的脚步,多停留一会,细赏大自然的韵律。
作为中环新地标建筑,由Zaha Hadid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The Henderson,标志性的优雅曲线与前卫风格令人注目,那流线型的形态亦从大楼延伸到艺术花园内。由英国环境建筑团队Gillespies和树木造型师Darren Lerigo合力,将植物与设计融为一体,打造一个既富有诗意也活力十足的绿化天地。另外整个花园种植了大约45种植物,当中的蜜源植物包括柑橘、马缨丹、山指甲、大花忍冬等,为蝴蝶制造友善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蝴蝶前来栖息。
站在集合艺术、创新与可持续元素的艺术花园,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或许会让我们发现,中环从来不只有高楼大厦和匆匆脚步,这里就是一个让人舒畅放空的治愈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