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冷战谍魂、疑云杀机原作家勒卡雷 真正身分是英国间谍?
编按:勒卡雷的一生十分传奇,间谍的工作听起来虽然十分辛苦,但却意外地令他有了写小说的动力和灵感。往后想投入看间谍小说,就一定要看这位真间谍所写的小说!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更多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为了和平,我们制造更多战争;为了自由,我们兴建更多监狱!
借由“冷战谍魂”(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后改编成电影“谍影行动”)、“疑云杀机”(The Constant Gardener)等经典作品闻名于世的勒卡雷,毫无疑问,在Spy Fiction迷心中拥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但您知道吗?作为小说家,他更是名副其实的Spy。
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家庭不甚健全的他,自牛津大学林肯学院毕业之后,起初是在伊顿公学服务,从事教职。西元1959年,他转任英国外交部,并被派往当年东西方冷战最前线的西德,活跃在波昂(Bonn)与汉堡(Hamburg)的使馆里,同时在诡谲的国际情势下,获得了长官的提拔,受训成为英国“秘密情报局”(MI6)的干员,负责对东德布局在西方的间谍网进行反渗透作业。而他也在高度紧绷的情报搜集工作之余,开始提笔写作,将所见所闻予以文学性的改编与渲染,以渡过身处异乡的孤寂与疲惫。
但是,现实的人生往往就是比小说还要更加扣人心弦,随着西元二十世纪六零年代初期,当金‧菲尔比(Kim Philby,1912-1988)等英国菁英干员的真实身分曝光,菲尔比甚至逃回苏联,以伟大“双面谍”之姿向“祖国”领赏时,脸上无光。全面溃败的英国情报网,勒卡雷所扮演的角色此时亦遭到了菲尔比的泄漏,被登记在莫斯科红场的一级猎杀名单之中。当然,没有第二句话,情报员失去了掩护,就如同“国王的新衣”,勒卡雷只能被迫从MI6黯然退休。
返回英国接受相关军警人士的保护,经过几年的浮沈,勒卡雷仔细分析当时菲尔比的言行与思维,在层层蛛丝马迹中,找出了情报员成败关键的优势与缺陷,也分析其思维与动向,因此决定将其化为更加深沉又内敛的文字,并投入专职写作行列,因为他不可能再回锅担任情报员了。
勒卡雷的作品仔细读来,仿佛就是他往昔情报员职涯的写照与对比,在鲜少的架空世界与奸角设定中,于贴近真实冷战的背景下,他营造出了一个与已知社会高度吻合,没有惊悚、没有高科技辅具,单纯以智力寻求解答的谍报世界。
在缺少虚构英雄的小说舞台上,勒卡雷多次暗示到,冷战时期苏联“KGB”与北约“NATO”这两大看似敌对的谍报系统,或许在不断的反渗透与策动他方叛变行为中,会不会背后只是追求单一目标的镜像单位?
他更以资讯不对称、讯息不正确的逻辑,来提供广大读者们更为深入的反思,所谓机密且可靠的资讯,在战场上、职场上、生活上所获取的一切,到底是真切实际的,还是以假乱真的…而费尽千辛万苦,有时候连肉体和情操都需赌上的情报人员,他(她)们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己身组织所利用?还是为了满足敌人的需要?
“书桌,是你看这个世界最危险的地方!”
尾声:
发表于西元1963年,但中文译本迟至西元2004年才问世的“冷战谍魂”,被公认是西元二十世纪最不朽的谍报小说作品,也是勒卡雷呕心沥血的代表作,在国家与爱情,效忠和背叛之间,主人公Alec Leamas完整呈现出了身为外交“棋子”的无奈与悲哀。这部作品不只荣登“英国犯罪作家协会”(The Crime Writers' Association)所颁发的奖中之奖,西元2005年时被评选为五十年来所有得奖作品中的最优秀小说外,甚至也堂堂入选“时代杂志百大英文小说”(The All-TIME 100 Greatest Novels)。
若嫌看小说太烧脑,这里推荐另一帖妙方,西元1965年上映,由Richard Burton所主演的同名小说改编电影,是当年美国国家电影评论协会推荐的全球十大电影,才112分钟。
“What the hell do you think spies are? Moral philosophers measuring everything they do against the word of God or Karl Marx?”
作者简介:Camillus History and People
作者Facebook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camillushistoryandpeople/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10月19日生日快乐:“谍报小说之王”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1931-)”】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