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an Cornellà画展】9种导读方式 解读创作脉络
当漫画的成功源自想像,阅读的方式就不止一种。创作要是成为一种共通的语言,9个人便有9种导读方式,能够从漫画本身的二维平面视野,立体对应于文字、电影、录像、书籍等关连的想像范畴,分拆出不同媒介的理解,或许更能让Joan Cornellà的创作脉络,清晰一点。(摄影:马熙烈、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家 廖伟棠︰他是速食时代的卡夫卡。
“非常认真的做着恶作剧,直到悲剧诞生仍然要求你无动于中。Joan Cornellà 是一个微型的卡夫卡,是一个速食的卡夫卡,因为这网络时代的放大,他有时显得比卡夫卡更卡夫卡。
我对Joan Cornellà 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采取的‘离题’、‘旁逸斜出’的想像方法,正是二十世纪初卡夫卡至荒诞派小说戏剧常用的手法,他利用漫画语言的自由度把它推到极致,同时也震慑了大多数并不知道卡夫卡他们的网络公民。刻意误读、分割图像的能指与所指,这都是他的拿手好戏,Joan Cornellà 通过这种符号学游戏来质疑我们这个假惺惺的社会的‘约定俗成’与‘潜规则’。这种拆离意义的手段常常以血腥的方式完成自己的黑色逻辑:比如说一个人被火烧着后,他人过来借火取暖,被烧的人也安慰地笑了。因为‘火’本身就包含矛盾,Joan Cornellà 想质疑的是:为什么你选择这不选择那?
相对于现实世界的‘非此则彼’,Joan Cornellà 的世界常常是‘亦此亦彼’的,而他狡猾之处就在于他会引导你从此处不知不觉走到了彼处,而彼处往往是更糟糕的境界,面对这糟糕,他要求你和他一样熟视无睹,因为你很快就明白了他揭示的才是残酷世界的真相。 他呈现的是儿童的残酷无情,因为是儿童,你必须原谅,也因为是儿童,你才细思恐极。Joan Cornellà 的小故事充满了故意的政治不正确,是所谓高级黑,既嘲笑‘政治正确’的伪善,也把许多极端理念具象化而让人直观感受其荒诞。最可怕的是:Joan Cornellà 儿童恶作剧的外表包装的种种落井下石、火上浇油为什么能令你发笑?他一边满足读者的‘道德窥淫癖’,一边鞭打读者,因为他清楚知道当所谓正常人置身于他漫画中的场景时,内心作恶的冲动,Joan Cornellà 替你完成了恶行,你则享受谴责与放肆的双重快感。”
独立电影导演 卢镇业︰他的漫画极富电影感。
“我会用‘举重若轻’来形容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主要分为3 大方向:1)道理。近期作品比较明显地透过画作去说明一些道理,例如是关于种族、贫穷等议题。他通常会用反面的手法,例如一个欢乐的表情去讽刺黑暗的现实。2)颠覆逻辑。漫画的故事大多都不是跟从线性的脉络进行,看完头四格你或会预测到故事剧情,但往往到第五或六格才推翻一切;而他并非纯反面颠覆,而是提供了另一方面的看法,展示出更多的可能性。3)人体的想像。他的画作经常出现人体器官错置的创作,例如是将人头置于屁股上,甚或是放大某生殖器官成为人脸等。他的画作开拓了我们对身体的想像。我更喜欢他前期的作品,里面没有展示很多逻辑或因果关系,但很有情感,就像电影般,有时会有留白的地方,你未必会很理解当中某些意思,也没有人会刻意地作解释,但透过自己细味又会有一番得着。他的漫画通常在第五或第六格会将人物表情放得很大,呈现强烈的面部表情。这样处理极富电影感,亦很有效。”
本地原创玩具品牌LeeeeeeToy 主理人 Lewa︰能够用这种黑色幽默风格去挑战道德、讽刺人性矛盾,实在想不到除了Joan 以外有谁能做到。
“我们首款作品《大地之子Earthly》的形象,也是和Joan笔下的角色一样笑脸迎人,但同样暗藏诡异味道,想走一条另类幽默路线─好‘激’的Visual,加上人物永远挂着的微笑样,也是我们创作的要点之一。我和Lego(二人为拍档兼夫妇)绘画过Earthly版本的六格漫画,向Joan致敬。我最欣赏的还有他作品中若隐若现的讽刺意味,虽然四格或六格漫画易入口,但能够用这种黑色幽默风格去挑战道德、讽刺人性矛盾,实在想不到除了Joan以外有谁能做到。个人风格以外,他的漫画中亦常常出现Selfie(自拍)、枪击等社会现象,可谓是呼应了当下人们的行为习惯,有趣之余亦令人感到好奇。”
摄影师 杨德铭︰比起我的摄影,他的漫画更黑色、更尽。
“世界本身充满荒诞、矛盾和黑暗,存在即荒诞,我作为摄影师若能捕捉世界这一点,于愿足矣。比起我的摄影,他的漫画更黑色、更尽,比较接近的一辑相可能是花市报纸那辑。不过,我的摄影以纪实为基础,与他完全幻想的漫画很难作比较。”
NGO 项目主任 Winnie Tse︰作为女性读者,我觉得他的画太stereotype 了。
“他的漫画富黑色幽默,简单几格道尽世事荒谬、世态炎凉;而且没有用字,全世界都看得懂,亦正正只得图像,每人阅读的意思都不尽相同,可各自演绎。要说不喜欢的地方,就是觉得他对女性的刻划都是‘勾佬’呀、贪慕虚荣呀,作为女性读者,觉得他太Stereotype(刻板印象)了。”
电影导演 叶文希︰以欢乐的论调去说一件很严肃,甚至是挑战道德底线的事。
“他的叙事手法有趣,有如一个游戏,当你以为是A,结果却是B。他亦大胆讲述社会忌讳的事情,以欢乐的论调去说一件很严肃、撕破虚伪,甚至是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事。这类作品其实不时出现,他的画作不算特别美,却自成一派,可以说是这一代的表表者。”
录像创作人 李羲桦︰他叫人知道主流的价值观,都不是天经地义的。
“最印象深刻的是他很血腥、色情,漫画中有很多肢体分离的画面,但血腥的场面又好好笑。有人说:‘tragedy + distance =comedy’,很坏的事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自会幸灾乐祸。他的漫画正正是在质问你的同情心,令我对现实悲剧有新的体会,令我更抽离地去看事物和探讨社会问题。如种族的议题,他会用一个跟常人相反的切入点思考─假设肤色可随时改变,晒太阳晒黑了便成为黑人,就只是纯粹的肤色变黑,就会受人歧视。现实中,种族是一个历史包袱,肤色不是话转就转,传统媒体每次报道种族歧视的议题时,都会提及黑人受歧视的源远历史,Joan的做法则是颠覆了传统媒体的表现方式,也启发了我对人的理解和刻画,我们对不同事情作出的反应,以及媒体对不同事件作出的点评,都受到主流的意识形态所影响。例如有人死了要哭,有人遇到困难要伸出援手,自卑和自负是负面情绪。但Joan说的,正是叫人理解人的行为其实没有依循,例如断手断脚也可以一笑置之,看见他人之苦也不一定要感到怜悯,自卑并没有不妥,使我对于自己镜头下的角色和人物有更真实的了解。简单来说,他叫人知道主流的价值观,什么要积极面对人生、关怀他人等等,都不是天经地义的。”
插画家 慧惠︰他的黑色幽默令我更加接受自己的阴暗面。
“Joan的画风简洁,却色彩夺目,像是童装衫那种鲜艳的色调,如粉红、粉蓝色,这些大胆的用色启发了我,一开始自己会觉得这些选色难拼得好看,但当我看过他的作品后,我也尝试用鲜色来创作。虽然现在我不会想学习那种‘重口味’、很负面、很暴力的内容,但他的黑色幽默的确令我更加接受自己的阴暗面。”
书籍设计师 胡卓斌︰若是Joan画七警案,他的画会有更大冲击。
“六格拼在一个长方形内,好适合iPhone显示屏的比例,而每一个方格就好像Instagram一样,也很符合Facebook平台,很容易被网民去转发。自己不是很纯粹的创作人,要根据顾客的内容而创作,我会以Joan为例子,跟客户说有关幽默的视觉表达形式。幽默是‘不用全部写晒出来’的,例如说,若是Joan画七警案、朱经纬扑人的事,他的画会有更大的冲击,议题会更受关注。 ”
Joan Cornellà香港画展
日期:6月17日至26日
地址:Connecting Space Hong Kong
北角堡垒街18-20号华健大厦地下
票价:HK$50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