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来港】Annie Leibovitz摄影展:镜头下的女性新“相”像

撰文: 朱珮茵 郑秋婵
出版:更新:

延续自1999年与拍档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女性》系列作品,国际知名美籍摄影师安妮莱柏维兹(Annie Leibovitz)的《女性:新影像》(WOMEN: New Portraits)世界巡回摄影展刚刚于香港开展。摄影:吴钟坤、余俊亮、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左) John Lennon and Yoko Ono, New York City, December 8th, 1980 (右) Yoko Ono, New York City, 1981

被誉为摄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摄影师,Annie Leibovitz在这次的新作当中贯彻了大众对她“世界级”的印象,她镜头下的,依然是各式各样的世界级名人。她如何令女性以一种“新人类”的方式展现?抑或其实不能?我们又能否借此思考今天女性作为摄影者,以及女性被摄的“进化”与意义?

被喻为摄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摄影师Annie Leiboitvz的《女性:新影像》摄影展,刚刚在香港开展。

《女性:新影像》以不同领域成就伟大的女性为对象,包括作家、艺术家、音乐家、政治家、企业行政总裁和慈善家,承接十五年前同系列作品对女性角色的探讨,反映现今女性社会角色的同时,亦见证女性角色的转变。

Annie Leibovitz以商业摄影著称。 她的作品风格极具震撼力,出色的摄制技巧、精心的布局,以及强烈的戏剧风格,镜头下的人物常常是既时尚,又富感染力。

《女性:新影像》里的主角们,她们的社会地位和成功是毋庸置疑的,配合Annie Leibovitz的摄影技术,“新时代女性的确不一样了”这个信息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不试图去厘清这“女性”与“影像”的关系,似乎无法明白所谓新影像,其实“新”在何处?而这当中“女人不再一样”的信息亦可能随之变得吊诡。毕竟,面对“不过是父权糅合资本社会的假面具”的质疑,新影像的论说,还是需要一套明确、清晰的说词。

是次展览的作品当中有不少港人熟悉的面孔,201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巴基斯坦争取女性教育的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缅甸的民主政治领袖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和猩猩保育专家珍古德(Dame Jane Goodall)、知名芭蕾舞者米斯蒂(Misty Copeland)和美国女权主义者格洛丽亚(Gloria Steinem)等杰出成就女性。

马拉拉为巴基斯坦女争取受教育的权利,以17岁之龄获颁诺贝尔奖。
Cindy Sherman, artist, New York City, 2012

影像中的他者:

如果稍为接触过女性主义,读者或许对女性作为“他者”的这个形容并不陌生。就像“男人是‘人’,女人是‘女人’”的比喻一样,父权社会里的男人和女人并不在同样是“人”的层次里,这当中有从属关系。而且,是女性从属于男性。所以,千百年,女人从父、从夫、从子,却从不是“自己”。在“影像”中的女性同样如此。无论是以前的画作,或是当代的摄影,女性在影像中的角色,往往还是一个“被观看”的他者,一个影像中的客体。换句话说,女性在影像中被呈现的方式,不是女人本质上的个人魅力,而是男性目光的女性魅力。女性影像中的主体依然是男性,他们才是这些影像最终的主角和目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女人在镜头前摆出的撩人姿态或者可爱扮相,美的逻辑背后就是一种男性凝视;同样的姿态和动作换成男性演绎,大家都会觉得奇怪或者不习惯,即便接受亦不会投以同样的审美目光。因此,所谓新女性、新影像,不再服膺于女性客体影像经验的审美,要在新的影像经验中探求主体的影像意识,寻求女人自身与影像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我们邀请了三位女生,分别以她们在镜头前(受摄者小丁)和镜头后(摄影师Quist Tsang、WingLa Wong)的身分说话,分享同样作为这时代的女性,她们和摄影、影像的关系。检视这当中的变化,也分享不同的主体表现方式。

外界对小丁的裸体照各有说法,她却在别人的理解中再理解自我,成为一种自我阅读和了解的方式。

一直被凝视的客体        小丁

“拍照的时候没有想过取悦任何人,亦不否认传统摄影中的男性角度。有些怪人喜欢我的照片,因为传统AV(色情电影)满足不了他们,他们用了这些性感相(作色情资讯用途),甚至会有性邀请。我不介意任何人有任何想法,他们有解读相片的主权,我不想完全控制,这样太霸道。”

被问到如何看待女性在摄影中的主客角色演化,WingLa坦然不会有如此定义:“女性从事摄影对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

女摄影师的不自我定义        WingLa Wong

“当愈来愈多女性参与的摄影,便强化了艺术摄影的多元性,因为当注入更多不同的视野和想法,自然会打破传统中男性凝视女性的视野。”

摄影纵然是主观创作,但在Quist拍摄的过程中,她却更强调跟被摄者之间的沟通和共同创造力。

主客之间交流的重要性        Quist Tsang

“对于Annie Leibovitz以成功女性为拍摄对象,用以象征新时代女性。那是Annie对于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女性的了解。”

Annie Leibovitz 《女性:新影像》展览地点:香港西环士美菲路12P祥兴工业大厦3楼日期:2016年6月3日至26日时间:星期六至四10am-6pm;星期五10am-8pm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