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来港】Annie Leibovitz摄影展:镜头下的女性新“相”像
延续自1999年与拍档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女性》系列作品,国际知名美籍摄影师安妮莱柏维兹(Annie Leibovitz)的《女性:新影像》(WOMEN: New Portraits)世界巡回摄影展刚刚于香港开展。
摄影:吴钟坤、余俊亮、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被誉为摄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摄影师,Annie Leibovitz在这次的新作当中贯彻了大众对她“世界级”的印象,她镜头下的,依然是各式各样的世界级名人。她如何令女性以一种“新人类”的方式展现?抑或其实不能?我们又能否借此思考今天女性作为摄影者,以及女性被摄的“进化”与意义?
《女性:新影像》里的主角们,她们的社会地位和成功是毋庸置疑的,配合Annie Leibovitz的摄影技术,“新时代女性的确不一样了”这个信息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不试图去厘清这“女性”与“影像”的关系,似乎无法明白所谓新影像,其实“新”在何处?而这当中“女人不再一样”的信息亦可能随之变得吊诡。毕竟,面对“不过是父权糅合资本社会的假面具”的质疑,新影像的论说,还是需要一套明确、清晰的说词。
是次展览的作品当中有不少港人熟悉的面孔,201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巴基斯坦争取女性教育的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缅甸的民主政治领袖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和猩猩保育专家珍古德(Dame Jane Goodall)、知名芭蕾舞者米斯蒂(Misty Copeland)和美国女权主义者格洛丽亚(Gloria Steinem)等杰出成就女性。
影像中的他者:
如果稍为接触过女性主义,读者或许对女性作为“他者”的这个形容并不陌生。就像“男人是‘人’,女人是‘女人’”的比喻一样,父权社会里的男人和女人并不在同样是“人”的层次里,这当中有从属关系。而且,是女性从属于男性。所以,千百年,女人从父、从夫、从子,却从不是“自己”。
在“影像”中的女性同样如此。无论是以前的画作,或是当代的摄影,女性在影像中的角色,往往还是一个“被观看”的他者,一个影像中的客体。换句话说,女性在影像中被呈现的方式,不是女人本质上的个人魅力,而是男性目光的女性魅力。女性影像中的主体依然是男性,他们才是这些影像最终的主角和目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女人在镜头前摆出的撩人姿态或者可爱扮相,美的逻辑背后就是一种男性凝视;同样的姿态和动作换成男性演绎,大家都会觉得奇怪或者不习惯,即便接受亦不会投以同样的审美目光。因此,所谓新女性、新影像,不再服膺于女性客体影像经验的审美,要在新的影像经验中探求主体的影像意识,寻求女人自身与影像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我们邀请了三位女生,分别以她们在镜头前(受摄者小丁)和镜头后(摄影师Quist Tsang、WingLa Wong)的身分说话,分享同样作为这时代的女性,她们和摄影、影像的关系。检视这当中的变化,也分享不同的主体表现方式。
Annie Leibovitz 《女性:新影像》展览
地点:香港西环士美菲路12P祥兴工业大厦3楼
日期:2016年6月3日至26日
时间:星期六至四10am-6pm;星期五10am-8pm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