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笔记本】Bobby:这是艺术表达的锻练

撰文: 吕嘉丽
出版:更新:

这栏目,是一场记者跟艺术家的闲聊。我们的话题围绕艺术家和作家最私密而具体的工具——笔记本展开。它们是艺术家自我沟通的记录,也是很多创作的原点和雏型。于是乎,看他们的笔记本几乎就如偷窥一样,但在凝视以外,我们试图走进艺术家的内心地图,观察他们的日常,并以他们的目光看生活。
今次打开了的,是年轻艺术家Bobby的笔记本。记者因一个台湾电影录像比赛而认识她。那是她首次当演员,平日嘻嘻哈哈像个傻大姐,但演感情戏时又能马上哭出来。片场上第一天,众人忙著交际和认识新朋友,她则躲在一角拿着笔记本写写画画。自始之后,记者便对她笔记本内所装载的,很感好奇。

(摄:符祥定)

01 = 记者

B = Bobby

B:第一本A4黑封面画簿。三年前读书时期,每次上沉闷的课,就会记录见到的喜欢的东西。这一页记录了我参加的一个能量色彩课程,我当时的能量相片是黄色的,很有趣,就画了。

(摄:符祥定)

01:我很喜欢这些小故事!好像记录了你当时的心情。想知道第一张相里,那些像绷带及画了点蓝色绿色的颜料,是什么来的?

B:绷带里的颜色是alicyclics 。(颜料,又名塑胶彩)

 

01:为什么会贴绷带的,你还记得吗?

B:绷带的黑簿,就是……将封面变得更有趣。

(摄:符祥定)

B:第二本A7黑色画簿,两年前的冬天开始使用。那时参加了一个佛学青年三日营,记录了三天的素食餐单,很美味,要记住。

 

01:那么你就是总共有四本“visual diaries”,又或者,你是怎样称呼它们的呢?

B:我每一段时期都会有数本visual diaries ,除了功能上不同,它们可满足我不同的状态。几乎所有diaries甚至artwork我都是叫bb。

 

01:你说不同diary有不同功能和满足不同状态,我觉得很有趣,人的确有不同的状态,但有些人不介意都混在同一本簿里。那你的diaries又是怎样分类的呢?

B:有可能我有精神洁癖吧,于我而言,所有物件都有自己的限制,只能承受一部分的话语和情感。所以我会基于它们的大小、厚度、纸量、纸质和印象去分类。

(摄:符祥定)

B:第三本绿色森林绘本,2012年使用,断断续续用了两年。当时情绪不稳定,身体不好,所以常买鲜花,布置睡房,望借点能量。但当花儿凋谢时我又不忍心扔掉,结果就永远藏在绘本里。

 

01:其实你第一本visual diary是怎样开始的?

B:第一本是中二开始的。

 

01:是什么触动了你突然去开始用笔记本的?开始了后,对你日后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B:中二时有视觉日记,那时画自己喜欢的乐队L'Arc~en~Ciel和一些网站看到的插图。回到学校,许多同学都羡慕我的日记很有趣,可是有部分都是抄袭,心里不是滋味,开始以visual diary的形式,探究原创的定义。

 

01:你有给你的diary别人看吗?会是抱著怎样的心情?期待?害羞?

B:黑色A4簿经常在学校使用,所以其他人都会注意到,我什么都画上去,有时候都会感到害羞。

(摄:符祥定)

B:最后一本浅蓝日记帐,是从台湾买回来的。一直想改进自己的素描技巧,可是没耐性。这是在Facebook看到一位朋友的近照,胖嘟嘟挺可爱,便马上画起来。

01:嘻嘻,好高兴看到你的diary,感觉是很私密的。对你来说,这些diaries的意义是什么?跟创作的关系又是怎样?在记下,与不记下之间,是怎样作出抉择的?

 

B: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容易忘记,另外我想画画看,有时候你想的和画/写岀来都有一段距离,这也是一个艺术表达的锻练。有趣的东西、想了解的东西就会记下。

现在我已经很少使用visual diaries,反而花时间在作品记录和研究笔记,现在想,就visual diaries里的想法和点子进行长时间和深入的创作。

Bobby的自画像(摄:符祥定)

Artist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