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电影节】黄新满沿用几何设计 海报中拼贴出火鸟奖座

撰文: 潘宛沚
出版:更新:

王家卫的《春光乍泄》(1997)总是弥漫淡淡的黄与绿,最经典的一款天台主题海报亦然──那是属于《春光乍泄》的绿。这款海报出自设计师黄新满,过往两届备受赞赏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海报亦是出自他手。黄新满于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海报上,再次展现极简几何美学。“我设计的几何构图非常简单,意义才能丰富且自由。”去年他接受01文化专访时说道。今年在海报加上火鸟飞翔,亦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自由。

黄新满设计《春光乍泄》的海报,上面是属于《春光乍泄》的绿色。(黄宝莹 摄)
今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海报加上火鸟图案,来自电影节的火鸟大奖。(港国际电影节)

愈简约愈富意义

前年是香港国际电影节40周年,黄新满首次为电影节设计海报。几何图形和花码是海报的主角,当年广受业内业外人士好评。往后两年他沿用几何图形和花码,是电影节海报的标记。今年加上的火鸟图案,也是用几何图形拼贴而成,有点七巧板的感觉。黄新满曾解释世上的事物都离不开几何:“所谓美丽也无非是一个几何的黄金比例。”对他来说,几何正因为“无”才能承载更多意义。

几何简约,亦能变化多端。从上年开始,黄新满就为几何加上色彩、阴影等元素。而且他为电影节的火鸟大奖重新设计奖座,同样以折纸的几何概念设计出火鸟振翅的姿态。可见他不断开发以几何设计的可能性。今年的海报加上这个火鸟图案,呼应电影节。背景则用上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透过光暗和用色令几何层次更丰富,与白色的火鸟相得益彰。

第四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海报。(香港国际电影节)

花码代表香港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海报上的花码。花码是明代苏杭一带使用的数字,书写便捷且能配合算盘使用,在旧香港广泛用作标示价格,小巴、茶餐厅和街市都能看到花码。黄新满小时候就经常看到花码,“我觉得这是一种华南文化,也是香港的城市符号。”到底花码能否代表香港,很多人都讨论过。而黄新满认为花码是构成香港视觉元素的一部分,应该被看见、被延续。

电影节的届数以花码表示,三年来都没有改变。近两年,他在花码外围加上圆框,像中国的图章。黄新满曾说过日本电影节的海报一定会用日文,而香港也有属于自己的数字,那就是花码。几何和花码,本是互不相干的事物,在黄新满的海报上却融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