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术家“盘丝洞”装置艺术 牵红线不求姻缘,只探求内心宇宙

撰文: 黄正轩
出版:更新:

你进入一个红色的空间,红光来源不是红色灯罩或红色墙身,而是如蜘蛛丝般密麻、在室内交错缔结蔓延的红色绵线。
这是日本跨媒体艺术家盐田千春(Chiharu Shiota)著名的巨网编织装置,铺排、纠缠方式犹如某生命体内脏器官的微丝血管,或大脑中枢复杂神经网络。视觉上宏大震撼,令人产生置身于巨人腔腹体内的错觉。
红线在东方文化民间传说信仰素来代表姻缘的符号。在盐田千春眼中,红线却是连系个人回忆、思念、梦境、时间、历史等体验的情感脉络所在。

2017年作品《方向》(Dag Fosse / KODE)

出生于大阪,盐田千春本就读京都精华大学油画系;先后于德国柏林及汉堡深造,师从Rebecca Horn及Marina Abramovic,涉足行为艺术,并且于1996年起定居柏林工作。盐田作品强调艺术家内省情感,使用媒介多元化,包括绘画、装置、行为、摄影及录像,亦不乏舞蹈及歌剧等表演艺术方面的跨领域合作。

2017年作品《方向》(Dag Fosse / KODE)

密集式几何线条是盐田千春最著名的装置艺术,用她的讲法是“空中绘画”,结合了她本科油画的平面表达方式,及行为艺术强调姿体动作语言的三维表达方式,把笔触化为雕塑。她以如血般红、如影般黑或如茧般白的棉质纱线,配合编织手法缠绕标志着回忆的日常品(锁匙、木舟、病床等),或在室内制造爆炸感十足之复杂巨网结构,蔓生吞没墙壁、天花和梁柱,形成铺天盖地的宏伟景观。

盐田把个人关于过去与未来、生与死、回忆与思念等心生之感慨(当然包括不安和焦虑等情绪)投放入线网纤维空间,观众透过置身于“情感盘丝洞”进入其内心世界。虽然人人对作品意义解读和诠释不同,但面对上下左右涌现眼前的编织罗网,情绪内心必定有所触动、感染。

2017年《不确定旅程》。(Chiharu Shiota)
2017年《不确定旅程》。(Chiharu Shiota)

盐田千春个展现正于世界多个美术馆举行,包括挪威KODE-Art Museum of Bergen、柏林Museum Nikolaikirche、东京Kenji Taki Gallery和位于美国乔治亚州萨凡纳的SCAD Museum of Art。

2017年《遗失话语》。(Chiharu Shiota)
2017年《遗失话语》。(Chiharu Shiota)
2017年《02_Flow of Life》。(Chiharu Shiota)
2017年《02_Flow of Life》。(Chiharu Shiota)
2017年《睡著时》。(Chiharu Shiota)
2017年《感谢信》。(Chiharu Shiota)
2017年《我们何处去》。(Chiharu Shiota)
2017年《海洋记忆》。(Chiharu Shiota)
2017年《无限线》。(Chiharu Shiota)
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手中锁匙》。(Chiharu Shiota)
2016年行为之作《熟睡如死》。(Chiharu Shiota)
2016年《梦后》。(Chiharu Shiota)
2016年《梦后》。(Chiharu Shi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