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讨论】日本动漫中的新年文化 参拜神社是必要元素

撰文: 陈浚铭
出版:更新:

动漫是日本的一大文化产业,不少作品都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日本文化元素,最常见的有和服、武士道、忍者、神社及寿司,人们能够从动漫作品中见识到日本文化的不同方面。
新年期间,日本不少动漫作品都会加入新年的元素,让读者感觉自己就像和动漫人物一起过节一样,增添新年的节日气氛。

参拜神社和求签问卜 祈求新一年幸福平安

明治维新后,日本改用新历,日本人庆祝新年也从过去的农历新年改为新历新年。从不少动漫作品可见,日本人一般都会在新年的最初几天到神社参拜,有些甚至会在除夕夜就前往参拜。比如说,《齐木楠雄的灾难》和《冰菓》都有主角在元旦前往参拜神社的情节,这个活动称为“初诣”,意思就是在新一年第一次到神社或寺庙参拜。初诣的意义在于,人们会借此为过去一年作一个总结,同时也为未来一年定下新的目标。

《齐木楠雄的灾难》的主角齐木楠雄和家人一起初诣(《齐木楠雄的灾难》动画)
《冰菓》的男主角折木奉太郎和女主角千反田爱瑠一起初诣(《冰菓》动画)

当参拜完毕之后,人们也会到神社或寺庙内求签,但求知道自己在未来一年的运程。签的种类一般分为大吉、中吉、小吉、吉、末吉、凶和大凶,有些神社还会更仔细地分出吉之后的半吉、末吉之后的末小吉、凶和大凶之间的小凶、半凶和末凶。《冰菓》的男主角在参拜完毕后就和女主角一起求签,女主角幸运地抽到大吉,男主角却不幸地抽到了凶。不过,男主角在此之后得到了和女主角独处的机会,这究竟是否真的不幸呢?

女主角抽到了好签(《冰菓》动画)
男主角在抽到凶签之后的表情(《冰菓》动画)

日本新年传统食物:年糕和荞麦面

日本和中国一样也以年糕为新年的应节食品,其做法是把蒸软的糯米放在一个由木头或石材造成的大臼内,再用一支大木锤不停地捶打,把糯米打至膏状。动漫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角色在新年的时候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打年糕,《小林家的龙女仆》和《LoveLive!》都有这样的情节。

《小林家的龙女仆》的主角和朋友们在打年糕(《小林家的龙女仆》动画)
《LoveLive!》中的女主角和朋友们在打年糕(《LoveLive!》动画)

日本人在供奉神灵的时候,会把年糕做成特别的形状。《小林家的龙女仆》的主角和朋友们在打完年糕之后,就把两块圆形的年糕叠在一起,再在上面放上一颗橘子,这就是供奉神灵用的“镜饼”。之所以放上橘子,是因为橘子的日文发音“だいだい”(Daidai)如同“代代”,喻意家庭能够世世代代健康长寿、繁荣昌盛,两块年糕叠在一起则代表好事重叠。

《小林家的龙女仆》中的镜饼,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小林家的龙女仆》动画)

除了年糕之外,日本传统也会在除夕夜吃荞麦面。《银仙》中的女主角就和朋友们一起在除夕夜吃荞麦面。这个传统有不同的解说方式:有的说荞麦面象征长寿;有的说荞麦面容易切断,在除夕夜吃荞麦面就象征在未来一年切断厄运;有的说荞麦这种植物象征健康,在除夕夜吃荞麦面就是为了祈求未来一年身体健康。日本的不同地方似乎也有不同解说,不必尽信。

《银仙》的女主角和两只妖怪朋友一起吃过年荞麦面(《银仙》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