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硖尾JCCAC独立Zine展 港产作品奇幻、写实又简约
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Zine,相信Zinesters(Zine创作人)会认同这种说法。Zine是独立出版物,概念源于Fanzine,是在小社群流传的小本。其印刷量少、创作自由,丰富了香港的独立创作生态。由香港版画工作室举办的《香港图像艺术节》,今年以“Zine & Print”为主题,透过展览向观众展示本地及其他国家的Zine,观众亦能在现场与Zinesters交流,共享创作自由的氛围。
Zine的历史众说纷纭,一般将30年代科幻小说的兴盛视为Zine的滥觞。,后来70年代的庞克文化,80年代的政治表达、90年代的暴女(Riot Grrrl,女性主义庞克运动),都有Zine的身影,令Zine成为自由呼喊的渠道。
山海经在香港 港人或会变怪兽
是次展览的Zinesters来自世界各地,创作各具特色。至于一众本地Zine,更能引起香港人共呜,充满亲切感,像Kidneying的作品《妖怪都市》,封面照片风格怀旧,是旧香港男女的写照,再细心一看,男生流下鼻涕,原来是Kidneying的一番恶搞,他还加入趣怪的怪兽插图,灵感源自中国神话《山海经》的奇珍异兽。《妖怪都市》封面又写上“港人因压力变成怪兽”,假如可爱如Kidneying的插图,变成怪兽倒是一件减压乐事。
雨伞运动、Emoji 香港题材香港特色
Zine的封面皆色彩缤纷,多选鲜色为主,香港艺术家Chip的《我们的愿望》却是黑中带黄,令人回想2014年的雨伞运动。翻开书页,人群占领马路,帐篷整齐地排列,那是一段香港人共渡的时光,如果Zine在各个时代都是自由的渠道,那么用Zine表现雨伞运动,确是适合不过。
至于Arrow Lai作品《Emoji comic book》则是以简约,甚或简陋的封面引人注目,封面只有两个正方格和一个Whatsapp图案,却内藏乾坤,活用Emoji说故事,彷如现代香港的连环画。
《香港Zine & Print Fest 2017展览》
日期:2017年11月25日至12月 6日
时间:下午1:00 – 7:00(待定)
地点: L1 & L0艺廊(九龙石硖尾白田街30号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
《香港Zine & Print Fair》
日期:2017年11月25日至11月 26日(星期六及日)
时间:下午1:00–7:00
地点:香港版画工作室L8-06 Gallery 及1楼中庭(九龙石硖尾白田街30号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