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水墨】由山水花鸟画到社会街头 水墨画发展的边线轨迹
传统水墨其实可以很简单,黑白灰的基调,已经可以刻画出触动人心的画面。随著时代的变迁,一部份钟爱水墨画的人为这个传统文化带来革新,于水墨画添上七彩缤纷的元素,令水墨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为水墨画界带来一番全新景象。
传统水墨画,讲求“以形写神”,即是以基本的点和线,刻画出形体,以此传达作者情感。故此水墨画界,常常听到“气韵生动”一词,意指画作并不拘泥于形体外表的肖似,而著重于作者的主观情趣,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近日,大华银行“艺‧坊”举办了《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2017》,以“心映”为参赛作品主题,诚邀民间各水墨爱好者参与。除了丰富奖金外,得奖者更有机会飞往海外体验艺术家驻村计划。动笔挥毫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水墨艺术的历史进程,或能激发更多创新思维。
题画诗为传统水墨添上色彩
传统水墨画的题材多以山水、花鸟、人物、风俗等等为主,但往往并非单纯的形态呈现,而是借此形象,表达作者心中的一种观念,可说是凭画寄意,就如诗歌一样,借不同的描绘方式,比喻其深层的思想,所以又有“诗画同源”的说法,并非只是如坊间所指,两者都是以毛笔为工具,而归类为“同源”。
不过古代画家深明画作的局限,有时候并不能完全抒发感情及表达所想。故此,不少画家亦同为诗人,为画作题上诗句,令人更了解画作原意,有著注解的作用。
色彩点缀黑白
在近代的百多年里,水墨画不断跟西方文化及当代文化磨合,就顺理成章地发展出异途,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表现水墨一派,这派画家的作品比较夸张变异,空间和笔墨的处理比较自由灵活,形象的刻画亦相对细致,跟以往“以形写神”的传统水墨可谓大相径庭。
除此之外,表现水墨画家,开始为水墨画添上色彩,恪守著“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传统规范,将色彩大规模地引入画作当中,不再是单纯的黑和白、点和线。这种色墨交混的过程中,打破既有纸、笔、水、墨的固定结构,为水墨画开创出一种新的可能性,意义非常深远。
风云与郑问之三国志
时至今日,在万千种种的画坛世界,水墨已成为了一种相对优美典雅的呈现方式,广泛应用到不同范畴之上,不止在於单纯的一张画图,更甚就是出现在漫画故事及电子游戏之中。
漫画故事的水墨作品,当然首推马荣成大师的《风云》,不少期数的画稿,亦用上水墨元素,其中结局篇就制作了十多页,他认为以水墨呈现故事会更加到位,足见马先生对水墨画稿的重视。他说过,每逢水墨画稿的制作,绝不会假手于人,只有他自己和特定画师负责,画稿亦绝对不能翻笔,其要求的严谨,可见一斑。另外,马先生更曾跟已故的台湾著名水墨画家郑问合作,联手绘制《风云外传:天下无双》,而郑问先生就是著名游戏—《郑问之三国志》,指定的绘图师,游戏中的水墨头像、城景等等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无论传统水墨或新派水墨,都是这个繁忙的都市里,珍贵无价的艺术作品,作为一个水墨画的爱好者,更乐见社会各界对水墨的支持及参与。《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2017》欢迎年满9岁或以上的香港居民参加。专业评判团队包括:张颂仁先生(汉雅轩创办人)、徐沛之先生(香港著名书法水墨艺术家、学者)、许剑龙先生 (水墨艺博创办人及总监、典亚艺博联席主席及总监)、汪玲小姐(独立策展人及艺评家、水墨会代表)及郑重宾先生(国际知名当代水墨艺术家)。截止报名日期为2017年9月15日。
报名及详情请参阅以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