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集物・Gabrielle Chanel】十五年之后,一枝香水的启示

撰文: 朱珮茵
出版:更新:

2002年在伦敦发布过最新香水“Chance”后十五年,“Gabrielle”在巴黎Palais de Tokyo面世,真身日前到港,广告片正式公开播放。于Gabrielle之年(2017),归回Gabrielle Chanel本名。上半年先有Gabrielle Bag,随来有Gabrielle的气味,从有形到无形;所谓的“最新”,明显就不只是要介绍品牌新货这么简单。见微知著永远适用,由时间、名字、广告主角,香水瓶以至真切传进鼻内的香味。难道你不发现,时间再前进几多年,也无阻一切重生?

摄影:黄宝莹

时间只是一个循环,负责纪录长度,在这件事上并不最重要。“Chanel事隔十五年后再出新香水”,这个十五年最大的功能无非说出岁月的长度,但品牌同时强调了,今次不是想带你回溯。

这个世代,假如还只着眼于宣传自己的历史旧事未免守陈,市场上历经百年的经典品牌如此多,故事说多了终究只千篇一律;最好的方法,是跟大家一起活下去,轻身不老。

在现代,香水的意义也不再只是产生一种跟身体有别的气味,如此单一,而是更为抽象的存在。这抹转眼就散落的小水点建立出的是更深入庞大的印象,它一旦跟记忆相连,将之形容为鲜甜或甘苦都太普遍;将香味挂上身,让一股气味成为某一个人的特质,香水进展至能够以阶段划分的细致,初时激烈,逐至淡缓,终至淡泊,或完全相反,或更复杂。所以以香水盛载Gabrielle Chanel的印象不会比手袋虚无,一样骤落于四方。眼前的“Gabrielle”,手眼触看得到的都完全是她本人的神髓:完整方正的瓶身线条、对称的瓶口和瓶身标志;瓶与水散发出如稻穗的金黄、如珠宝切割般细致的玻璃表面,还有那根几乎隐约不见的导管,无一不极致。

广告主角Kristen Stewart,就是更为具象的呈现。品牌的缪思(Muse)从不止她一人,但她反墨守成规的特质,又将Gabrielle Chanel投射得恰到好处。中性是个不易演绎的界线,尤其在当下,男女衣著概念的转移已不足叫人哄动,当年Gabrielle Chanel透过时装与珠宝设计证明她的想法前瞻,今天我们能靠什么?恋人由男转女?长发变平头?还是一切能够透过最根本的五官体现?或许只如我们看见Kristen Stewart般,不笑时冷傲,笑起来还是有点冷洌却叫人牵挂,总是行走得潇洒,毁誉没放心上,由Gabrielle Bag至Gabrielle Fragrance,反叛是外人说的,她其实只是活自己。

都说了香水若其人,希望Gabrielle令你着迷的不是她的姓氏,而是她从不受束缚的恢宏与勇气。

“Gabrielle”以依兰依兰、橙花、茉莉花及格拉斯晚香玉四种成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