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马会联同公益慈善研究院伙拍故宫博物院举行数字故宫展览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由香港赛马会全力支持及公益慈善研究院独家捐助、故宫博物院主办及大馆为合作伙伴的“FLASH! 故宫 —— 数字故宫快闪展”即日起至1月31日假大馆展出,欢迎公众参观。是次展览为马会成立140周年“与你并肩.昨天.今天.每一天”庆祝活动之一。

展览日前在大馆赛马会立方举行开幕典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香港赛马会董事、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黄嘉纯,以及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担任主礼嘉宾。

香港赛马会董事、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黄嘉纯表示,是次展览通过互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故宫的建筑和文物,让参观者欣赏故宫的独特文化魅力。

马会董事、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黄嘉纯致辞时表示,与马会一样,公益慈善研究院致力推动艺术文化及保育的工作。今次展览是马会和公益慈善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动的《万方传播中华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重点活动之一,通过互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故宫的建筑和文物,让参观者犹如置身其中,感受故宫的独特魅力,并探索中华文明的智慧创造和深厚底蕴。

“四时故宫”运用数位技术呈现宁寿宫区正门“皇极门”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之美。

“FLASH! 故宫 —— 数字故宫快闪展”的重点展项包括:四时故宫 — 运用数位技术呈现宁寿宫区正门“皇极门”经历四季更迭之美;角楼印象 — 透过VR技术重现紫禁城四座角楼的搭建和彩画绘制过程,让参观者欣赏其独特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建筑风格;鉴藏珍玩 — 以数位影像方式呈现故宫博物院的珍藏文物,当中22件更可触动赏玩。

展览透过VR技术重现紫禁城四座角楼的搭建和彩画绘制过程。

去年五月,马会和公益慈善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签署《万方传播中华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合作框架协议。由公益慈善研究院拨捐约4亿4,000万港元,在香港、内地和全球传扬中华文化,并支持培育艺术科技人才,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愿景。

这个为期五年的计划包括保护及修缮富历史价值的承干宫,建立“故宫香港文化交流基地”,并举办展览和教育活动,促进艺术科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由最初的赛马及会员会所发展至今,140年来,马会与社会一起茁壮成长,一如其他由马会捐助的慈善项目,马会对“FLASH! 故宫 —— 数字故宫快闪展”的支持,有赖其独特的综合营运模式,把赛马及博彩收入,转化成税款、慈善捐款及就业机会,贡献香港。马会以“与你并肩.昨天.今天.每一天”为主题,推出连串庆祝活动,标志著马会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感谢香港市民与马会一起致力建设更美好社会。

大馆对谈︰艺术与科技、承干宫之保护

为配合“FLASH! 故宫 —— 数字故宫快闪展”,大馆亦举办两场“大馆对谈”讲座作知识和文化交流,由两名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分别阐释艺术科技如何应用于历史展览,以及承干宫保护与传承利用。

首场对谈于 1月17日举行,吸引逾百公众到场,听取故宫博物院数位与资讯部副主任于壮,探讨文化机构运用艺术科技的实践理念和展望,并以是次展览为蓝本,聚焦其策展概念和构思过程。

第二场对谈则于1月19日举行,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向逾百名听众讲解故宫博物院如何借鉴大馆保育活化的“保育管理计划”,为饶富历史价值的承干宫进行建筑保护,场地复修及展厅改造工作。

于1420年建成的承干宫是故宫六大东宫之一。根据去年马会与故宫博物院签署的备忘录,将保护及修缮承干宫,建立为“故宫香港文化交流基地”,透过举办展览活动,促进两岸于艺术科技和文化教育上的发展。

首场大馆对谈的讲者为故宫博物院数位与资讯部副主任于壮(中)和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胡恩威 (右),主持人是政策研究员及自由撰稿人林玥彤(左)。
第二场大馆对谈的讲者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中)和香港珠海学院建筑系讲座教授龙炳颐(右),主持人是赛马会文物保育有限公司咨询委员会主席林筱鲁议员(左)。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