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译者遇上文本——文学策划人罗乐敏细谈香港文学外译|开卷乐
翻译者以他们的专业,把外国的绘本、漫画、小说等以我们熟悉的语言文字呈现,但读者往往只会记得原作者。或许读者都甚少了解,译者对于自身的工作有何思考或体会。文学活动策划人罗乐敏早前赴美国中西部的米华基参加第47届美国文学翻译家会议(The American Literary Translators Association,简称ALTA),探索世界文学翻译的世界。
文:香港电台开卷乐
飘洋过海 与译者聚首一堂
任职文学编辑多年,罗乐敏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既然香港是国际城市,亦有很多才华洋溢的作家笔耕,为何香港文学仍似乎未与国际接轨?带着这个疑问,她造访了世界各地不同的书展和作家节。最近一次,她参加了美国文学翻译家会议,希望了解翻译家如何翻译作品,以及作品如何从一个语言跨境到另一个语言。
为期四天的美国文学翻译家会议在一所酒店内进行,参与人数达二百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地,将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的优秀译者,有些甚至翻译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在一连四日密集的讲座、座谈会和工作坊中,彼此讨论关于翻译的大小问题,由标点符号运用的细节技巧,到研究译者的书写策略,原来都大有学问。
翻译是文化的桥梁
对于翻译,译者除了问“如何”,更要问“为何”。例如:各地文学作品繁多,为何要选择此刻引介这部作品?作品可以形成怎样的对话?回应甚么议题?对读者的意义是甚么?罗乐敏认为这些问题对香港尤其重要:“香港是一个深受全球化影响的城市,我们的生活经验能与世界各地不同人产生共鸣,彼此有很多对话空间。翻译者、出版社、出版代理等,都思考如何翻译香港的文化,使本地的生活经验与世界他方衔接;香港作家亦不忘反思,究竟笔下的文字是与香港人对话,还是与世界上其他拥有相似经验的人对话呢?”
香港文学外译前景
此次美国之行,罗乐敏与曾翻译西西所著之《哀悼乳房》与其诗作的Jennifer Feeley、《失语》的作家刘绮华和译者江晨欣一同参与演讲,并讨论语言作为一个权力角力的场域。
罗乐敏分享将香港文学译作其他语言,当中涉及许多张力和拉扯,无论是在文本上的雕琢变化,或将一些文化事物带进英语语境 - 有些概念如“孝顺”,未有对应的词汇,英语编辑通常不太能理解和领会。罗乐敏直言翻译是一门细致的工艺,而英语在出版界又是一个主导的语言,与中文碰撞,必然会产生出独特的火花。
英语以外 翻译造就视界扩延
罗乐敏关注了文学国际市场近十年,起初,英语出版界只有百分之三的籍是由其他语言翻译过来,近几年则有数量增加的趋势。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以非英语写作的作品有待翻译。现在不少较先锋的出版社会尝试另辟蹊径,翻译更多各地的不同创作,如来自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作品等,而香港亦被纳入出版界的视野。近年越来越多香港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并于实体书店、网络书店供大众选择,让香港文学被推广至全世界。
好的译者难求,因为翻译需要拥有对语文非常敏锐的触觉,同时要深入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环境。罗乐敏希望香港文学界,未来能出现一队军团级的优秀译者。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邹芷茵、唐睿主持,逢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