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美国饮食文化“鸡块之父”生日 揭开鸡块不为人知起源与发明
【快餐/鸡块】速食快餐早已离不开现代人的生活,在汉堡、薯条、炸鸡之外,还有最受大小朋友喜爱的鸡块。相信很多人都认为“麦乐鸡”即是鸡块,是由麦当劳所发明的,但原来早在麦当劳推出麦乐鸡之前鸡块已经面世,同时竟然背负著解决粮食危机这个重大任务,今天(12月29日)是“鸡块之父”Robert C. Baker的生日,借此机会来了解一下鸡块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Robert C. Baker是一位美国发明家以及Cornell University的大学教授,他出生于1921年12月29日,在大学时期主修果实学,后来专注于家禽方面的研究,其学术生涯共发表了多达290篇论文,凭著多项与家禽有关的发明被列入“美国家禽名人堂”,他的一生绝对是奉献了给家禽。作为一位养鸡专家,他最初致力于解决家禽养殖面临的困境以及潜藏著的粮食危机。在50年代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但战后的影响依然有待复兴,当中包括战时家禽养殖户为了给军队提供食物,透过科学和饲料的改进下大大提高了家禽产量,可是战事之后对鸡只的需求却锐减,使得价格大幅下滑从而对行业造成破坏。平民对于鸡肉的需求低,原来是当时的人们还未习惯经常进食鸡肉,处理鸡只比起牛肉猪肉麻烦,除了要去骨,鸡肉的烹调时间更长,对于屠夫来说往往难以整只出售,对于正在转型为职业女性的家庭主妇亦太耗时。
在战后美国涌进了大批移民造成严重的粮食危机,Baker虽然认为鸡肉是一种富含营养的肉食,但往往难以将整只鸡冷冻保存再运送全国。另一方面,在大萧条时期长大的Baker有一个习惯,他在采购食材时总是会以相同的价格获得最多的卡路里,因为他的成长时期总是没有足够的食物果腹。Baker走遍全国,观察到市民食用鸡肉的习惯,再结合供应及需求上面对的问题,思考出一个解决方法:将鸡肉打成绞肉后油炸,成为体积小巧、方便冷冻保存及运输的新食物,后来甚至发明了专用的机器为鸡肉去骨,有鉴于冷冻后的鸡肉会收缩,于是再在食材上加入面糊、谷物作为黏合剂,涂上蛋糊和玉米片面包屑来油炸,使之在冷冻和油炸后能够保持原有形状及大小。由于油炸的块状形态酷似金块,所以命名为“Chicken nugget”,这项发明在50年代于学术界发表,比起“麦乐鸡”的面世还早了30年。
Baker在鸡肉食品上的发明不止于此,他还研究出鸡肉热狗、鸡肉丸,以及多达50种其他由鸡蛋和鸡肉制成的食品,另一个标志性的创作则是一种流行于纽约州的鸡肉烧烤酱(Cornell chicken barbecue sauce),他每年都会在当地的博览会上经营一个鸡肉烧烤摊并提供这种酱汁。他的种种发明致力于改变家禽养殖业的现况,甚至改变了整个鸡肉市场,在60年代令美国人对鸡肉的人均消费量提升2至3倍。不过当说到鸡块,人们总是会想起麦当劳,直到这位“鸡块之父”于2006年以84岁高龄去世时,他的功绩依然没有被提起,因为他并没有为鸡块申请专利,也没有因为鸡块而赚到任何可观的利益。
虽然Baker发明了鸡块,但令鸡块发扬光大的确实要归功于麦当劳。在1977年,美国政府发布了饮食指南建议市民减少进食脂肪及红肉,使得主打汉堡的麦当劳面临危机。最初品牌的目光马上就转向相对低脂的鸡肉,不过带骨的炸鸡菜单与长年的竞争对手肯德基太相似了,于是钻研无骨的鸡胸肉,却又因为涉及的手工成分太高难以投入量产。最后经过一轮的秘密开发,最终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线,于1980年小批量地将“麦乐鸡”推出门市马上大卖并打破了销售记录,这次的成功促使麦乐鸡在半年之后推行全国,自此成为流行至今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