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区新生 艺术绿洲 华懋集团东京街住宅项目以创意活化长沙湾
华懋集团位于长沙湾东京街的住宅项目“ECHO HOUSE 瑜悦”,是全港首个以“组装合成”MiC建筑法兴建的私人住宅项目,不仅为社区带来焕然一新的面貌,更注入了环保活力和艺术气息。项目联乘三位本地艺术家,以回收物料创作出三件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将环保理念融入生活,与“ECHO HOUSE 瑜悦”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为这个历史悠久的旧区,打造出一个充满创意和艺术生命力的绿洲。
回收社区废料 重塑第二艺术生命
三位本地艺术家分别是擅长金属雕塑的李绍忠(Joe Li),他不但是雕塑型社的副主席以及香港雕塑会委员的成员,亦在香港视觉艺术中心担任指导,积极推广雕塑艺术教育;将建筑与工艺结合的ZOU-MAT工作室,由两位建筑师成立,坚持透过实践了解材料和制造工艺,并自学成为制造家;Fashion Clinic创办人及本地资深时装设计师黄琪(Kay Wong),致力于永续时装设计的她擅于回收剩余布料重造成艺术品,减少浪费。他们分别以搜罗自长沙湾的回收物料以及对东京街一带景象的记忆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养分,以艺术品诉说关于环保、社区和未来的故事。
Joe的《希望》以从长沙湾区收集的废弃电线和旧水喉铜管为材料,经过高温烧制、切割、塑形,以人手塑造一枝一叶塑造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闪闪发光的铜枝和不断延伸的树根,象征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作品为回收废弃物品重新注入价值及美学,同时寓意著区内独特的文化得以传承。Joe表示︰“透过《希望》这件作品,带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旧物赋予第二生命,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也能赋予旧物意念及希望。 ”
ZOU-MAT工作室的创办人Jesse则以本地回收的台湾相思木创作出《The Divide》︰“作品以东京街附近的山景、山脉,即是九龙和新界之间的山脉,抽象化带入这个项目,并融合了数码化和手工雕塑技术,展现出独特的层次感。”他们希望借此唤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想法,并反思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提及选择台湾相思木的原因,原来相思木于上世纪50-60年代,因其快速生长及改善土质等优点在香港广泛种植,60年过去,相思木近年已经老化并需大量移除,将之回收及升级成艺术品别具历史价值。
Kay的布艺作品则利用从社区回收的旧衣物和布料,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拼接,赋予了这些别人眼中是“垃圾”的全新生命。过程中,除了接受人们捐赠的物料外,Kay经常要去西九龙区找不同的End of Life布料,她笑言辛苦但也很开心。她希望借此推广永续时尚的理念,鼓励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环保的选择。Kay分享︰“利用旧衣服及旧布料本身的特性,创造出富有张力和律动感的艺术作品。我期望引发观赏者对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反思,更为绿色发展的理念提供更有感染力的艺术表达。 ”
将艺术及创意融入市区重建项目
三个艺术单位的作品将成为华懋集团东京街住宅项目“ECHO HOUSE 瑜悦”的一部份,这些利用废弃物料进行创作的艺术品不仅为项目增添了艺术气息,更与项目理念同出一辙,倡导可持续发展,提升资源以打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承载著对环保、社区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Joe表示很开心参与“ECHO HOUSE 瑜悦”,作品在住客会所展出,让下一代学习大自然的生命力及带来正能量 。他认为以往长沙湾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社区 ,希望能够为社区带来新的感觉和色彩。Jesse则表示︰“我们的木雕塑以旧的树木,把大家熟悉的香港山脉地形,以全新艺术品形式呈现出来,我认为这次的艺术创作和社区重建非常类似,亦带出环保的讯息,别具意义。Kay喜见其布艺作品将于东京街全新住宅项目展出,让艺术创作融入社区及生活,为日常生活带来灵感;她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跨界融合的创作模式,以艺术推动环保和绿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