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的核心关怀 在于创作人与粉丝之间依存关系|汤祯兆
撰文: 汤祯兆
出版:更新:
如果要我去审定《蓦然回首》的核心关怀,我认为是处理创作人与粉丝之间的依存关系。过去今敏的杰作《蓝色恐惧》固然是一代经典,虽然作品色调暗黑且充满扭曲的社会折射缩影,但也毫不避嫌点明创作人同样需要借助当中的灰色力量才可创作下去的窘境。至于当前大热的《我推的孩子》,表面上是为母复仇(被狂热粉丝杀害)的情节线索,实质上正是成就阿奎亚演艺素养的育成故事,两者的依存关系扭曲得来却又深刻动人。
文:汤祯兆|原题:粉丝力量大
回到《蓦然回首》,重启人生的前后,其实俨然就是唱片及卡式带的AB面——A面标志性的对白就是京本表示想脱离依赖藤野去艺大升学,到B面我们才发觉没有京本在旁的藤野根本从来没有开始,自然也没有成长可言。当中正好象征地明示创作人与粉丝不可分割的互相依存关系,无论现实上出现任何逆境乃至打撃,最终必然对创作上的本质有正面作用。而从文本中的另一角度而言,艺大行凶者正是没有粉丝的创作人投射(同学曾善意提醒藤野,一旦升上中学再沉迷漫画,必成宅女后果堪虞),那正是失去平衡连系下的悲惨下场(行凶者认为自己作品被抄袭才愤而到艺大作无差别杀人)。
此所以《蓦然回首》的启示:没有粉丝的创作人是最可悲的,也难以再上层楼。
(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蓦然回首》从拯救到被救 逆转重启人生叙事|还是日本|汤祯兆《蓦然回首》与《秒速5厘米》:青春回忆的蒙太奇|汤祯兆专栏70次循环中坚持拯救同事 小品《疯狂星期一》创意取胜|汤祯兆《地面师》虽不无缺憾 但仍看到导演大根仁升级后功力?|汤祯兆《东京平常日》:在平常的每一天,寻找说真话的勇气|汤祯兆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