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新书・本土情怀】回到历史岁月 消失的事物作家笔下重生

撰文: 杨文娟
出版:更新:

生于斯,长于斯,一个地方的文化及历史模塑个人的成长环境。身处当中,我们不经不觉,但文化及历史总会扯着我们的衣衫一角,牵动心思。今年书展,就有几个作者“不得不为而为之”,注视那衣衫一角,认真翻看,从自己熟悉的范畴着手,延续及深化文化历史的涵意。

《回到启德:从航空收藏品看香港航空史》(中华书局)

《回到启德:从航空收藏品看香港航空史》
作者:吴邦谋 出版社:中华书局
书展摊位:综合书刊馆 1D-C02, 3F-F22

随着廉价航空愈来愈多,市民进出机场是常事,飞机旅程变为单向消费的服务,很少人从香港航空史的角度去想像飞机、机场与我们的关系。香港航空历史爱好者吴邦谋从100件与启德机场有关的航空藏品,如旧照片、印刷品、航空公司赠送给顾客的旅行袋、机上用品等,带读者回顾闹市中的启德机场,细阅一片集体回忆,也重看不同年代的香港。或许,下次旅行时,你能从不同视角观察现时的香港国际机场?

《消失物志——给所有昙花一现的美》(中华书局)

《消失物志——给所有昙花一现的美》
作者:潘国灵 出版:中华书局
书展摊位:综合书刊馆 1D-C02, 3F-F22

“消失”和“香港”一直是潘国灵的创作命题,这次他刻划香港近年来已消失或消失中的一百件事物,以大量充满温度的照片和充满感情的笔触书写消失了的城市模样,如公众电话、皇后码头、油麻地戏院、面粉公仔、叮叮糖、平安小姐、菲林等,呈现城市不同的面向。

《上半山 下中环——一个城区的蜕变》(中华书局)

《上半山 下中环——一个城区的蜕变》
作者:余震宇 出版:中华书局
书展摊位:综合书刊馆 1D-C02, 3F-F22

余震宇,Facebook专页“香港旧照片”网主,更曾是黄之锋、林淳轩的历史老师,一直致力于香港本土历史的推广传承。曾出版《港岛海岸线》和《九龙海岸线》,今年书展再进一步,出版备受忽视的中环区历史纪录,透过照片、文献、地图等,深入探讨殖民地政策下,半山、中环及填海区朝向三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的状况,揭示中环由欧陆古典之都,变成今时今日石屎森林之因由。

《Hong Kong Cantopop A Concise History (香港粤语流行曲简史) 》(香港大学出版社)

《Hong Kong Cantopop A Concise History (香港粤语流行曲简史) 》
作者:朱耀伟 出版:香港大学出版社
书展摊位:综合书刊馆 1D-A26

研究香港粤语流行曲多年的朱耀伟,有感过去二十年来关于粤语流行曲的研究出版只有中文书写,而英文书写只有寥寥可数的几篇报章报道。他等了很多年,希望有人出版英文书写的研究,可惜等了多年也未见一个整全的粤语流行曲的介绍出现,所以他只好身先士卒,填补那缺漏的一块。全书只有英文版本,从50年代谈到千禧年后,结语还论及粤语流行曲被中国的国语流行曲势头盖过的情况。

《七层足印--李郑屋徙置区口述历史》(三联书店)

《七层足印--李郑屋徙置区口述历史》
作者:林喜儿 出版:三联书店
书展摊位:1E-B04, 1E-B16, 1E-A24

曾是记者的林喜儿有次在蒙古出差,在公共浴室梳洗时想起小时候住在徒置区的日子,后来在Facebook专页看到“李郑屋村(七层高世代)”的群组,街坊的文字和照片令她想起了很多事情,也让她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故萌起了为李郑屋村著书立说的念头,通过不同年代的人物访问,以口述历史的方式纪录徒置区的生活,希望曾在徒置区生活的人找到共鸣,也希望不认识的人能够体会五六十年代香港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