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继OREO”品味不完美之美 裂缝也是美学人人自创独特艺术品

撰文: 何国龙
出版:更新:

“一拧、一舔、一浸”是OREO家传户晓的口号,可惜饼干易碎,往往在“一拧”的阶段已将饼干分裂成碎块,有时会令大家失望。有见及此,品牌推出了限定的“奶油黏合剂”,用于修复破碎的饼干,使之重获新生,这个概念启发自日本著名修补器具的技术“金继”(Kintsugi)。品牌擅于解决问题,将失望化为惊喜,还鼓励大家动手创作自己的艺术品,是为一个好设计。

图片来源:OREO / Leo Burnett Tailor Made

OREO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饼干产品之一,向来搞作多多,联乘品往往极受欢迎,例如能够拍出天价的“SUPREME OREO”,还有隐藏了极罕“梦梦”的“Pokémon OREO”,OREO早已不是一块朱古力夹心饼,而是潮流和文化的符号,甚至是玩具。此外,OREO本身亦能激发创意,例如将三层设计拆解成“O”、“RE”、“O”,化成无数组合方程式的Meme图,有说“RE”代表了“CREAM”中间的字母,而“O”则是两块圆形的饼干。有网民戏言为何品牌没有推出没有夹心的版本?因为这样就并非OREO而是OO了。

将OREO拆解成“O”、“RE”、“O”,化成无数组合方程式(图片来源:OREO)

OREO创立于1912年,多年来历久不衰,甚至在同类产品中的销量长期位居第一。品牌受欢迎的原因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高互动性,无论是任由用家激发创意,还是“一拧、一舔、一浸”的口号,目的都是提高互动,从而创造记忆点,加强用户忠诚度。追源溯流,品牌口号最初出现在40年代,当时品牌的销售人员发现不少女性可能为了顾及仪态,会将OREO拆开食用,由于夹心奶油的黏合性强打开饼干要用“拧”的方法,做就了与别不同的互动方式,慢慢发展成官方标语。

图片来源:OREO / Leo Burnett Tailor Made
图片来源:OREO / Leo Burnett Tailor Made

建基于“一拧、一舔、一浸”这三个步骤,还引领用家发现DIY的可能,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正常我们不会去“玩”食物,但偏偏OREO主动让用家去玩,然后发现拆解开夹心饼之后的无穷可能,简单地将之融入甜品或雪糕,甚至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创意“黑暗料理”。基于DIY的理念与OREO的无缝接合,也催生出是次的“金继OREO”(OREO Kintsugi),自产品推出时已吸引大量用家动手制作。

“金继OREO”吸引大量用家动手制作自己的金继艺术品(图片来源:OREO / Leo Burnett Tailor Made)
(图片来源:OREO / Leo Burnett Tailor Made)
(图片来源:OREO / Leo Burnett Tailor Made)

乍看这支奶油黏合剂的广告,还以为是出自日本的OREO,原来是来自于巴西,由OREO与当地广告代理Leo Burnett Tailor Made合作推出。基于一个常见的问题而作出革新:人们因为饼干碎了而感到失望,透过来自日本的传统工艺技术来解决问题,在饼干上涂上更多的奶油,还能够提升风味,将之变得独一无二。日本的“金继”技术相传是来自15世纪,一位名为足利义政的将军不小心打破了他最心爱的茶碗而懊恼不已,唯有将之送到原产地中国作修复,可惜回来的却是用金属线和钉子固定好的茶碗,除了影响美观,甚至依然有漏水问题。

日本传统工艺技术金继(图片来源:OREO / Leo Burnett Tailor Made)
日本传统工艺技术金继(图片来源:OREO / Leo Burnett Tailor Made)

后来将军拜托日本的工匠研究新的方法,最后得到一种利用漆作黏合,再洒上金粉修饰的方式,完成品比起之前更为耐用、更加美观,裂缝变成了独一无二的纹理,令器具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金继”与日本侘寂美学的理念不谋而合,裂缝并非缺憾,转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是优雅的线条,更具备了故事性与内涵,接受事物无常与变化的定律,亦尊重损坏的物件,推崇修复和重复使用。是次的金继OREO将破碎饼干的负面看法转变为有趣的体验,继承了金继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为简单平常的一块饼干赋予深层价值。

动手做金继OREO,有如日本匠人(图片来源:OREO / Leo Burnett Tailor M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