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协助《蝙蝠侠》《变形金刚》取景 制片朱镇安:香港精髓是街景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专访】香港一直是各大电影人喜爱拍摄地点,从《变形金刚:歼灭世纪》的“怪兽大厦”海山楼,到《蝙蝠侠—黑夜之神》经典IFC跳跃场景,不少荷李活电影都在香港留下经典画面。原来大制作取景背后,少不了香港电影制作人作为推手,资深电影制片人朱镇安便是其中一位。

除了上述两套电影外,他更负责了《盗墓者罗拉:生命之匙》、《攻壳机动队》等外国电影香港取景工作,Amazon电视剧《Expat》香港取景亦由他协助处理。适逢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六十周年,朱镇安近日被选为十位杰出校友之一,在《One To Ten》展览中展出自己多年影视制作经验。我们趁这个机会邀请他谈谈这次展出作品,并揭秘当年各大制作背后取景故事。

资深电影制片人朱镇安曾负责多部电影香港取景工作(摄:黄宝莹)

问:你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出身,最开始是如何从平面设计转行到电影制片呢?你觉得设计经验对现在的工作有帮助吗?

朱: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一直以来拍戏对我来说都很有吸引力。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动画制作,但工作一年后发现真的不太适合自己,后来经朋友介绍去了一家专拍外国电影的公司,从制作助理开始做起。

《间谍游戏》(Spy Game)为 2001 年上映动作电影,由劳勃·瑞福、布莱德·彼特领衔主演,故事描述中央情报局探员和他搭档两人在世界各地出生入死故事。

我入行就是和外国公司合作,所以职业生涯里大概80至90%都是外国制作。当时很多外国人想来香港拍电影,一开始接触最多是外国B级电影。后来合作创办拾月堂后,第一部协助制作的电影是Tony Scott执导《间谍游戏》,那是我第一次遇到名气这么大的荷李活一线导演。后来接触第二套比较大型作品是《盗墓者罗拉 :生命之匙》 ,他们当时拍了很多特别镜头,譬如你会看到有演员从未竣工的IFC二期跳下来,那时候从来没有人这么拍过。

我觉得这份工作好处就是——每天都有新东西可以学。
资深电影制片人朱镇安

我觉得勘景过程有些像设计,构思时期不用考虑太多,先从创意角度出发,后续再思考具体实行方法,始终技术会不断进化。我觉得是以前的设计经验,让我在勘景时视角更加丰富。

《盗墓者罗拉 :生命之匙》曾在IFC二期未建成时拍摄跳跃场景(《盗墓者罗拉 :生命之匙》剧照)

问:那说到《盗墓者罗拉 :生命之匙》经典跳跃画面,当时从来没有摄制团队在IFC拍摄这样的场景,那时候是如何申请到拍摄许可的呢?

朱:因为没有先例,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参考数据才能说服政府批准。我们当时找来两位高空跳跃世界冠军,有世界纪录、也拍摄了示范影片交给政府审批。其实最难是没有人试过在城市这样拍摄,一般都是在山上进行。《盗墓者罗拉》拍摄镜头近海,因为怕特技演员发生意外,开拍时需要封闭所有道路,邻近高速公路亦不能通行,我们甚至请了一位“Jump Master”(跳跃执导)来判断拍摄情况,拍摄前做了很多安全措施。

对我来说整个香港都是我的办公室。
资深电影制片人朱镇安
由基斯杜化路兰执导的《蝙蝠侠:黑夜之神》,被视为蝙蝠侠电影系列的巅峰之作。《蝙蝠侠:黑夜之神》电影海报。(imdb)

问:后来IFC二期建成后,你又安排了《蝙蝠侠—黑夜之神》在该处拍摄高空跳跃画面,过程是怎样的呢?

朱:导演路兰第一次看完场景便决定要在香港拍摄,事实上《蝙蝠侠》拍摄比《盗墓者罗拉》更难,因为《盗墓者罗拉》拍摄时IFC二期依然是一个地盘,只要找到工头就能拍摄。但IFC二期建成后,业权十分复杂,而且拍摄地点毗邻金融管理局总裁办公室,申请方面比较困难。拍摄牵连非常多细节,譬如电影中出现过直升机,但当时除了政府飞行服务队,没有直升机可以在夜晚飞行,我们甚至出了钱让香港民用飞行员到加拿大考取夜行许可,才得以拍摄。

电影《蝙蝠侠—黑夜之神》当年在香港夜空取照。(《蝙蝠侠—黑夜之神》剧照)

我觉得这种挑战很有成就感,每一次挑战都不同,而每份工作匀教会我如何解决新问题,工作范围可以很大,我觉得这种新鲜感是我可以在这行做这么久的原因。

问:你另一套协助制作的电影《变形金刚:歼灭世纪》中海山楼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至今仍是很多影迷朝圣地点,可以聊聊当时制作过程如何吗?

朱:这种规模的电影一般会外派场地管理到全世界勘景,再拍照供导演参考。当时他们场地管理人员大概来了香港四个礼拜,我工作要负责带他四处走,给他推荐有趣地点。我一直都喜欢到处散步探索,每逢走过一条新街道便会思考那里拍成影片会如何,逐渐建立自己一个数据库,海山楼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变形金刚:歼灭世纪》其中一场打斗戏份就在怪兽大厦。(《变形金刚:歼灭世纪》电影片段)

我们带勘景人员看过很多地点,中环、十三街、山道等等,拍了大概30至40张照片给导演看,后来他特别喜欢海山楼,于是决定用上这个景。那场戏是导演看到实际场景后想出来的,某程度上是从地点发展故事脉络。

问:香港还有什么景色你是特别想推介给外国导演的吗?

朱:每个导演都和设计师一样,需要的东西都不一样。在勘景时,观看视角很重要。香港好看之处不是单独什么元素,而是不同东西排列组合,譬如我会将海山楼、电车等不同元素组合起来推销给导演,你同时需要了解角色背景,从故事出发思考地点,我觉得这是设计训练能帮助到我的部分。

(《攻壳机动队》剧照)

我觉得电影场景是来辅助故事的,所以要找到城市和人互动之间交叉点。香港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我们非常拥挤,但这也让整个街道非常丰富,你每次都能发掘到不一样的东西。

我经常觉得,很多香港人根本不知道香港特色在哪里,香港的精髓其实是街景。
资深电影制片人朱镇安

但我必须遗憾地说,现在香港少了很多有趣的地方。有时候制作方拿了一张照片问为什么本来会有霓虹灯现在没有了?其实城市要发展大家都明白,但为什么要将自己最有特色的东西拿走呢?

朱镇安亦曾协助韩国灾难电影《流感》拍摄(摄:黄宝莹)

香港不大,环境转变很容易察觉,像是如果庙街日后被拆,那你便不会再去庙街拍摄了,因为感觉根本不一样。即使有保育过,很多已经变成商业大厦,没有生活痕迹,那你就用不到这个地方了。也就是说,现在很难透过镜头感觉角色在香港,你拍摄不单是拍一个建筑,而是用这些来凝望一座城市。很多导演勘完景最后没有选香港的原因,正是因为香港市貌已经变了。

问:这次回到母校香港理工大学参与“One To Ten”理大设计杰出校友作品展,可以谈一谈具体展览内容吗?

朱:这次会以3D印刷形式展出一幅《香港电影地图》,标记了我为不同作品挑选的拍摄场地。观赏者可以和展品互动,查看不同地方细节,每个标示地点都在诉说一个银幕故事,大家可以了解香港独有景观如何能满足本地和国际电影拍摄需要。我希望观众能从这个装置,看到香港的多样可能性。

“One To Ten”展览宣传图片(香港理工大学)

除了朱镇安《香港电影地图》以外,“One To Ten”展览亦展出多位理工大学校友创作,包括照明、产品、工业、建筑和品牌形象设计等领域,譬如有灯光设计师关永权《Light Labo》体验以及刘小康四件椅子装置艺术作品,结合实体展示和数位媒体,包括文字、影像和声音,深入探讨十位理大校友设计理念和过程。展览以外,主办单位随后也有“理大设计年展2024”等一连串活动,有兴趣读者可以到主办单位网页详细了解。

【展览详情】
名称: “One To Ten”杰出校友设计展览
日期:即日至5月31日
地点:香港理工大学V座3楼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