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青协首推Inno Impact青年创意实践计划 5项方案助解决社会难题

撰文: 客户来稿
出版:更新:

疫情下,年轻人有何创新点子解决社会问题?
香港青年协会首次推出“Inno Impact青年创意实践计划”,鼓励青年以各种方式关怀社会,运用创意创新思维,协助解决社会难题,创造社会价值与影响力。
比赛共吸引387位青年提交175份方案;最后获选的5项创新创意方案各有特色,包括设立虚拟海外实习、协助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寻找补习服务、为认知障碍者提供趣味训练游戏,以及建立编程教育平台等,各获20万港元现金资助及其他配套支援。

得奖方案︰Foster Worldwide - Virtual Global Internship;团队成员︰麦颖恩、郑煦乔、萧镇宇、欧阳绍铭

新冠疫情打击全球经济并引发青年就业危机。Foster Worldwide提供生涯教育服务,推出的“90 小时虚拟实习计划”,已跟全球 60个国家及地区、来自 20 个行业的海外公司及机构结盟,让青年进行海外虚拟实习、线上职业培训及师友计划等活动。

传统的海外实习模式,参加者的机票、住宿等所费不菲,在疫情下更难以实行。创新的虚拟海外实习,可望突破限制,同时为青年就业提供可行方案。

得奖方案︰Flowclass;团队成员︰卢俊晔、王文洋、许汉铭、洪纬民、陈海庭

在现行融合教育政策下,SEN学生多数获编派到普通学校就读,惟教师工作繁忙,难以仔细照顾每位SEN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不少家长都会为子女安排补习,期望能跟贴校内和公开试的学习进度。

Flowclass是一个配对SEN学生家长和补习服务的人工智能平台,方便家长使用,例如其子女听讲能力较低、容易分散注意力等,平台便能作出筛选。家长与服务供应商亦可透过平台的聊天室直接沟通,互相了解需要。

得奖方案︰TEE.AI;团队成员︰梁君翔、林霆辉、林尔乐、 黄弘历

近年研究愈见成熟的“肌肉活动讯号感测技术”,透过侦测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微弱震动讯号,精准分析肌肉动作,配合穿戴式智能手环,可广泛应用于体感游戏及各种生活场境。

TEE.AI 编程及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为高小以上学生,以循序渐进方式学习编写程式。线上实时学习编程,线下则可配合团队研发的肌肉讯号智能手环,将编程应用于遥控不同的物件和工具。此方案能突破传统,让学生运用实物学习抽象的编程概念,加深记忆及学习效果。

得奖方案︰Lighten Dementia;团队成员︰陈嘉琪、郑观平、陈谓贤

现时本港65岁或以上的长者,约有10%患有认知障碍症。部分常用的认知训练游戏工具如小毛巾、皮球、卡牌等,往往因长者视力或活动能力减退而难以应用自如。

Lighten Dementia由产品设计师的角度出发,改良传统认知训练,并研发了三款游戏,例如训练记忆力的“变色茶包”、训练反应速度的“拍乌蝇”,均期望更全面地针对动作协调、注意力、社交互动等各项能力,寓训练于游戏。

得奖方案︰翻转网上教室 学STEM人人都得;团队成员︰梁浩然、黎伊乔

教育界积极在中小学推动STEM教育,并计划拓展至文科科目。惟现时并非所有教师充分掌握STEM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文科出身的教师,在备课时难免遇到挑战。

“翻转网上教室.学STEM人人都得”为现职和准教师透过网上学习平台及直播,加强STEM教学及编写程式的基础支援。项目亦采用“翻转教室”(Flipping Classroom)模式,配合教师设计的教材,方便学生在课堂前备课,并藉著共享资源减轻教师日常工作。

详情可浏览青协“社会创新及青年创业部”网站https://sic.hkfyg.org.hk/inno-impact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