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金紫荆女企业家奖】创先河在深圳设国际学校 传承中西教育文化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从事内地教育界十多年的彭渭琳(Joyce),是第三届“金紫荆女企业家协会”颁发的“大中华企业成就奖”其中一位得奖者,也是深圳南山国际学校的执行董事。Joyce的父亲当年因为要到深圳办学,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把原本修读城市规划出身的Joyce带到内地帮手,筹备当年开设新校社的计划。从此,展开了她充满喜悦、挑战和成就感的教育界生涯,并成功为下一代和社会作出贡献。

树立女性榜样 成就下一代

虽然投身教育界并不是Joyce从小的志愿,但对于一向勇于接受新尝试和挑战的她而言,这一份机遇,令她的人生过得更精彩有意思。而令她拥有这份冲劲的原因,Joyce说非常感恩当年在多伦多就读的女子学校。母校从小便灌输她们作为女性,不单要接受多方面尝试,更应该抛开社会给予女性的枷锁,令到她的成长一直抱持开放思维,从不被女性身份所规限。因此她一直都很支持不同的女性团体和组织,包括“金紫荆女企业家协会”也是很值得支持的团体,希望有较多女性作为模范的角色,为下一代树立榜样。

Joyce办学多年,她教导过的学生多不胜数,有些学生已经硕士毕业,甚至有些毕业生会带着孩子回校探望他们。眼见他们每一个从懵懂的少年阶段,经过求学阶段的不断学习和成长,长大后能够有所成就,过着精彩的人生。她认为这一切都带给她无限的动力和快乐,个中的喜悦和感动更没有任何一份职业可媲美。“因为我们是国际学校的关系,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会出国升学。所以,为了让他们应付留学生活的膳食问题,学校一直设有烹饪班,男女学生也需要参与。当然男生并不太感兴趣,但我认为除了学术上的知识,这类生活上的技能必定对他们有用,即使基本如煮一个即食面的能力也应该学习。后来他们要独自出国留学,特别是那些住在偏远地方的学生,便明白到我们用心良苦,知道烹饪科有多重要了。”

Joyce经常与世界各地的教育界专才互相交流。

结合中西教育文化

谈到如何把中西教育文化结合,Joyce表示要教育内地学生接受不同文化是有一定难度,因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比起外国的教学思维的确截然不同。即使欧洲、南美和北美的教学方式都各有特点。“它们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透过互动的模式学习,课堂的讲学方式可透过一个课堂包含几种科目内容,例如科学,数学和美术课能够同时进行,借此去锻炼学生的逻辑性和分析性思考能力。面对种种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在中西教育文化上找出令学生更容易接受和适应方法,我们亦会与英国加拿大的学生进行两地交流。而我当时也很庆幸得到深圳一位女性教育局官员从旁旨导,协助我去了解内地的文化和教育方式,让我知道有那些传统是应该保留和加以改良。”

世界不停转变,Joyce的教学宗旨是寄予下一代“Be ready for change”,必须要不断学习,保持对世界的灵活性和适应力。

多年来在深圳办学,令Joyce羸得教育界不少殊荣。

荣幸与女企业家互相学习

Joyce对于得到今届“金紫荆女企业家协会”颁发的“大中华企业成就奖”感到非常荣幸。“协会内的女企业家都是相当出色和独当一面,而且我一直认为女性之间互相扶持是很重要,协会的成立亦非常有意义。因此我很高兴能够参加其中,并认识今届各位得奖的女企业家,让我和大家有互相学习的机会。”

彭渭琳(Joyce)获得第三届“金紫荆女企业家协会”颁发的“大中华企业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