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过来人】为环保费尽心思 豆腐渣变环保猫砂
升级再造(upcycling)创业,对资金、空间、技术与机械的有一定要求,若非有相当决心与周详计划,未必有很多人愿意以此为创业起步点。然而,梁培𪸩(Pirry)却敢于一试,于去年创办WoodLab,并尝试将本地厨余豆腐渣制成猫砂。这位一再强调自己是做环保事业,非宠物生意的“理科人”,经半年努力后,终向社会证明垃圾仍可有其价值。
非凡事都要100%肯定才去做,我直觉上认为可行的话我便会尝试。
回想创业之初,Pirry本是参考外国相关创业例子,尝试用本地废木升级再造成猫砂。为此,他创办“以木为名”的WoodLab,希望鼓励大众思考资源与垃圾之间的分野,而此概念亦为他赢得2014年GoodLab“好想.建绿”创业好主意提案大会冠军。一齐蓄势待发,他甚至已拟定从本地木厂取得废弃卡板作原材料,然而后来却遇上机械与技术问题,令计划一度停滞不前。
还好,创业念头并没因此而打住,因Pirry在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的介绍下,结识了有机资源再生中心的技术顾问郑逸豪(Shawn)。2人对制造环保猫砂的意见一拍即合,Shawn更建议Pirry改用厨余豆腐渣作材料,并能以低价租出场地及提供现成的脱水、烘干及压粒机器,让Pirry可省下创业成本。“中心亦能替我们回收本地的厨余豆腐渣,之前是从一间上水豆品厂取得,现在则转从元朗回收。”Pirry直言,幸得Shawn与工场给予他许多助力,他才得以顺利地研发出环保猫砂,“没有Shawn,没有我”。
经多番测试,Pirry的计划终渐见成绩,例如于去年圣诞节时参加“唔帮衬地产商的圣诞”共购活动,便获得不错的评价。“许多人都接受‘环保、重用、本土制造’的理念,会出于支持本地升级再造而选购我的猫砂。”不过,他指猫砂的质量仍需继续改善,好让顾客日后是欣赏产品的质素,而不独是因环保而支持他。
我做的是环保事业,不是宠物生意。
为着创业,Pirry去年毅然辞去了在环保实验室的工作,放弃了当上班族所能获得的稳定收入,“现在主要是靠储蓄生活。还好我的生活较简朴,交通费已是我的主要支出,至于家人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就是不需我付家用吧!”Pirry用半年已能已能由0走到1,但及后的第2步,则预期要花费更多时间用在研发技术上,“如何能将产品量化呢?过程所花的时间应会比我想像中的更漫长。”
经过多次改良,加上参考客户的意见,环保猫砂的制作过程已差不多达完成阶段,然而,Pirry坦然仍有未解的心结,“现在所做的始终只是‘手作仔’,做不到大规模生产的工业规模(Industrial Scale)。香港每日有几百吨垃圾,但会被社会回收及再造的却极少。”就如厨余豆腐渣般,香港每天会有70吨被视作废物的厨余豆腐渣,Pirry最多亦只能将其中2至3吨升级再造,“我所做的只是杯水车薪。”
努力研制豆腐渣猫砂,除让本对猫没大感觉的他泛起收养小猫的念头外,其实还鼓励他作更多升级再告的尝试——利用菇菌根部作环保发泡胶,尽管,计划暂时未能成功。“天气因素,”Pirry解释,“菌类要在要在摄氏30度以下才能成长,但香港(去年)10月还在30度以上。”计划需要暂时搁置,但连豆腐渣都作升级再造,说不定Pirry将来还会有其他新尝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