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冲线】希拉里的从政路:当被人讨厌成为一种文化
自1990年代以来,“希拉里为什么惹人讨厌”是美国政治评论家必修课。知名专栏作家David Brooks今年5月宣称找到答案:人们在希拉里成就背后,看到不到家庭、信仰、爱好、游戏这些活生生的人必需拥有的“庇护所”。今届大选冒出一个特朗普,让人们警觉美国民主制度在扭曲,然而,探寻美国政治伦理迷失根源时,更该受拷问的也许是像希拉里这样的传统政治精英。套用David Brooks的话:“看起来,我们似乎并不真的信任那些不向我们展示真实自我的候选人。”
一年半前,希拉里意气风发宣布再逐总统梦,那时她也许没有想到会与对手特朗普合演美国史上最龌龊的大选。从法学博士、活跃争取女权、第一夫人、参议员、国务卿到总统候选人,为何这位资历丰富的政治家,面对满嘴胡言的对手,选得如此吃力?(更多)
美国登记选民女多男少,性别似乎是希拉里的天然优势,但她长年背负“最惹人讨厌”的恶名,归根结柢却离不开她与自身性别“不相称”的强势。曾编著书本探讨这一现象的班伯格(Joanne Bamberger)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美国人讨厌希拉里一大根源,是保守派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反克林顿运动。(更多)
今届大选,候选人花边新闻的“花生指数”固然高,但美国民主总统候选人希拉里的“电邮门”,也成为竞选的另一重大焦点。“我将会‘提供足够证据’送希拉里坐牢”。今年7月,维基解密创办人阿桑奇接受英国电视ITV访问时扬言。阿桑奇如斯不满希拉里,更尝试干预大选打击其选情,说到底与意识形态之争有关。(更多)
“我不认为她有总统相。”特朗普在首场电视论中如此形容希拉里,惹来主持人追问他是否针对希拉里的性别。辩论台上的希拉里贯彻pantsuit形象,特选鲜红色,以一副强悍的姿态与特朗普正面交锋。由从政以来,她对pantsuit的情有独钟,背后其实暗藏着比“形象”二字更深远的意义,象征政场女性平权。(更多)
无论希拉里能否成功击败对手特朗普,她的政治生涯都值得回味。当然,倘若她能成功当选,其政治成绩表可谓更加亮丽。(更多)
美国新总统一诞生,直播节目〈01烽火论坛@白宫新主人〉,请来主持谢志峰及一众学者嘉宾,为你即时剖析最新环球政经新局面,11月9日(开票日)下午5时准时直播。(按此一键加入行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