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特朗普副手人选 稳字挂帅

撰文: 余伟邦
出版:更新:

希拉里与特朗普都是早已闻名于世的大人物,两人在美国大选对决,可谓近年最精彩的选战。距离大选只剩余三个多月,两人分别宣布了竞选拍档人选。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凯恩(Tim Kaine)与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彭斯(Mike Pence)均有丰富从政经验,在同僚眼中并非尖酸巴辣的角色,显示希拉里与特朗普都在副手选择上谨慎行事。

今年两位副总统候选人都是稳重、口碑佳。(路透社)

作为一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政治工程,美国大选每一环节都包含精雕细琢的谋略计算,候选人挑选谁做副手亦大有学问——虽然他们对选情有多少正面刺激并无定论。近届大选倒是出现一个反面教材:2008年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在选战中屡闹笑话,评论普遍相信她拖了拍档麦凯恩的后腿。这一段历史更登上银幕,成为了研究美国大选政治的素材。

美国副总统在宪制一大角色是担任参议院议长,而在漫长总统选战中,他们在一众配角中的抢镜程度未必比得上总统候选人的家人与核心幕僚,主要发挥着弥补总统候选人在争取选票时,个人背景与政治立场弱点的作用。希拉里与特朗普的选择均体现了这一传统智慧。

白人男性  希拉里的安全牌

就如奥巴马当年选择政坛老手拜登为拍档,以平衡自己身为黑人、从政资历浅、意识形态左倾等形象,对希拉里而言,凯恩政治身分上的优势是:立场温和、白人、男性。凯恩属于中间路线的民主党人。观乎他的投票纪录、公开声明、筹款等纪录,综合而言,他的立场比希拉里保守,有利于希拉里拉拢中间派选民支持。

凯恩另一优势是他来自大选关键摇摆州之一的维珍尼亚州,在寸土必争的选战中,起码可帮希拉里减少些负担。他在维州有过两次大型选举经验,成为重要助力。此外,他是天主教徒,曾在洪都拉斯传教一年,精通西班牙语,有助与西语媒体的沟通,巩固希拉里在拉丁族裔选民中优势。

凯恩与彭斯在大选辩论中碰头。(路透社)

在希拉里副手之争中,民主党参议员沃伦原来亦呼声甚高,然而最终落空,因为凯恩于希拉里而言是更安全的选择。著有《副总统的优势》一书的政治学教授科普科(Kyle Kopko)指出:“他(凯恩)并不具争议性,所以他不会盖过希拉里竞选活动中的锋芒,而且他亦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另有分析认为:“他不会令很多人受启发从而转投希拉里,但他亦不会赶走很多,而他亦不大会制造负面头条。”

希拉里选择凯恩的最大风险是难以讨得桑德斯支持者的欢心。凯恩支持尽快通过“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与反对快速落实TPP的希拉里相左,并为自由派诟病。而桑德斯凭借左翼路线,在初选中展现了令人意外的凝聚力,引起舆论认为希拉里必须挑选与其立场相近的人(例如沃伦)为副手。

彭斯虽然名不经传,但在党内有良好声誉,也是传统共和党人。(美联社)

特朗普帮希拉里解难题

在一定程度上,大选对手特朗普选择彭斯为副手,帮希拉里解决了在沃伦与凯斯所代表的两条路线上取舍的难题。一向言行出位的特朗普在挑选副手时回归传统,让迟于其作决定的希拉里不需要以大胆莽撞的选择应对。

对特朗普自己而言,彭斯是“蜀中无大将”下的最好选择。彭斯是一名“真正的共和党人”,57岁、白人、红色州分州长、政策立场保守,可助特朗普修补与共和党建制的裂痕。

本来,根据传统智慧,特朗普最理想的副手人选是初选对手卡西奇——来自摇摆州份俄亥俄、在党内地位高、从政经验丰富,但后者迄今拒绝表态支持特朗普,更在他邀请合作时请他吃了闭门羹。

相比之下,彭斯对特朗普争夺关键战场的作用较低,特朗普在彭斯的政治地盘印第安纳胜算颇高,彭斯本人却在《恢复宗教自由法案》之中得失了左右两派,令自己在下届州长民意调查中仅以微小差距领先对手。

不过,与金里奇等全国知名度高却广惹反感的副总统人选相比,不为人知对彭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资产。毕竟,特朗普自己已够出位,不需要找一个人来抢镜,反而需要让选民信服他入主白宫后,美国不会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