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团向克林顿基金会捐款 美媒忧希拉里上台后 “礼尚往来”

撰文: 陈骏豪
出版:更新: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与财团关系千条万绪,自民主党初选期间,常为外界抨击。美国传媒《今日美国》(USA TODAY),虽然打破创报以来不表态的传统,呼吁公众拒投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不过对希拉里亦不手软,独家披露,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期间,跟克林顿基金会,以至私人财团三者之间过从甚密。不少企业巨头包括微软、辉瑞等,捐助克林顿基金会后,随即派人游说希拉里执掌的国务院,希望获取好处,当中的说客,即克林顿基金会的捐款人。希拉里和财团关系复杂,或令外界质疑,若希拉里入主白宫,会有潜在利益输送。

希拉里竞选团队指从未涉金权政治。(路透社)

《今日美国》收集来自美国智库“回应政治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克林顿非牟利组织、联邦竞选财务纪录等机构的资料,推论希拉里在2009年至2014年在任国务卿期间,各大型企业捐献予克林顿基金会款额近1600万美元(约1.2亿港元)。当中至少4个捐款人为克林顿基金会筹得逾10万美元,获得Hillblazers的称号,象征克林顿基金会的忠实支持者。当中2个筹款人,在希拉里2008年角逐民主党总统提名时,为她募捐。

辉瑞捐献克林顿基金会 希拉里巧转軚

2012年,希拉里为首的国务院与美国业界共同研究“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时,美国药厂辉瑞(Pfizer)担心落实TPP,会让新兴国家的基因药物更容易上市,冲击美国药业的生意。药厂继而委托长期向政府游说的律师庞博(Brian Pomper),向国务院表示药厂在TPP议题上的立场。恰巧,庞博是希拉里的竞选团队主要募款人之一,是其中一名Hillblazer。

希拉里原本支持TPP,如今一改取态,反对协定,外界怀疑希拉里举措有向相关业界倾斜之嫌。

辉瑞药厂和克林顿基金会过从甚密。前者从2006年开始捐款给克林顿基金会,至今捐款额达107万美元(约830万港元),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期间,辉瑞亦有捐款24万美元(约186万港元)。辉瑞亦在2012至2013年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会议表明:“药厂在国外营运时,最大限制就是外国缺乏知识产权的法规。”除辉瑞外,资讯科技巨头微软(Microsoft)曾向基金会捐赠100万至500万美元,其后向国务院游说,希望移民签证议题、软件牌照政策等,取得政策上的方便;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亦向基金会捐献100万至500万美元,要求政府批准使用广受争议的水力压裂法开采页岩气。

辉瑞向克林顿基金会捐献,继而向当时由希拉里执掌的国务院游说,做法惹利益输送之嫌。(路透社)

外界担心希拉里上任总统 涉利益输送

报道质疑部分企业捐款后,多次巧合从国务院政策获利,换取政治回报。非牟利政府监察组织“共同事业”(Common Cause)主席弗林(Karen Hobert Flynn)表示,捐款人同时担任说客,拉拢国务院支持的关系难以确认,不过相信财团和国务院之间有“潜规则”,而且行之有效。希拉里、克林顿基金会和财团之间,有潜在利益冲突。 涉事公司坚持无做不妥行为。希拉里的竞选团队则回应,希拉里从来没有因为克林顿基金会接受捐款,回报捐款人。 克林顿基金会基金会成立至今,全球员工和义工超过1000人,主力倡逸教育、卫生等议题。美国传媒《Vox》2015年报道,有181个捐款人在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期间游说国务院。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