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卧底选民暗撑特朗普?黑天鹅阴影 民调准确性成焦点
美国大选首场辩论后,民调显示希拉里领先优势由原本1个百分点,扩大到约3个百分点。不过特朗普阵营却总是经常质疑民调结果并不可靠,并未能反映支持特朗普的“沉默大多数”。特朗普的竞选顾问曾声言,很多选民其实都支持特朗普,只是不敢公然说出来,并将他们称为“卧底选民”(undercover voters)。到底这是真有其事,还是特朗普阵营在痴人说梦话?当前的大选民调,到底又有多准确?
特朗普在全国民调中,长期落后于希拉里,但他的竞选主任康威(Kellyanne Conway)早前却为特朗普于11月争胜绘画出一个美好的愿景。她在受访时强调,特朗普的支持度并没有在民调中真实反映出来,原因是美国社会舆论对特朗普的“污蔑”,令受访者不敢在民调中表达自己的投票意向。康威声言:“那些过去从未将选票交给共和党、或很久未投过票的人,已不想再与家人、朋友及同事,就自己支持特朗普的立场争辩。他们亦不想再就此讨论。”
特朗普阵营更信网上民调
她还认为,这一现象正好可以解释,为何特朗普在网上民调的表现,总是比民调机构所做的抽样调查要好——因为在网上民调中,人与人之间毋须交流,令到很多支持特朗普的“卧底选民”,敢于直陈己见。特朗普在首场辩论后坚持是自己“胜利”,一大原因正是由于多项网上民调显示的“胜出者”是他。尽管对民调方法学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网上民调并不可靠,因为它并不是随机抽样,甚至可容许多次投票“灌水”,但康威却对这类支持特朗普的网上民调非常有信心,认为那并非灌水或“虚火”。这亦是特朗普阵营坚信“卧底选民论”存在的重要论据。
当然,在美国选举史上,的确出现过民调表现与实际结果出现巨大落差的情况。最经典的一次,莫过于1948年的总统大选。当时杜鲁门面对共和党杜威(Thomas Dewey)的挑战,于选前3个月起,杜威一直在民调中领先杜鲁门最少5个百分点,有时差距甚至多达11个百分点,但杜威最终却大热倒灶,《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还大出洋相,在选举翌日的头版,犯下大字标题声称“杜威击败杜鲁门”的弥天大错。
说谎白人掀巴特利效应
然而这次民调结果偏离事实,一大原因是当时所做的民调,基本在选前两三周已停止,结果未能紧抓最后形势变化。经此一役后,美国各大民调机构都调整了做民调的方法,包括将调查期由选前两周终结,改到投票日才停止民调,同时在取样方法和加权计算等方面也作出改良。虽然民调的总体准确度得到了提升,但始终无法避免出乎意料的“黑天鹅”出现。1982年的加州州长选举就是其中一次最受谈论的黑天鹅,甚至衍生出 “巴特利效应”(Bradley Effect)一词。
当年民主党的黑人候选人巴特利(Tom Bradley)在民调中一直明显领先共和党候选人德克梅吉恩(George Deukmejian),但选举最终却由后者以些微优势胜出。选后检讨中,一般认为民调低估了在一场黑人及白人的选举中,保守选民对白人候选人的支持,很多对黑人心怀抗拒的白人选民,并没有在民调中说老实话。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在过去两届美国总统大选中,尽管参选的是黑人奥巴马,但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巴特利效应”。2008年总统大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的顾问团队就相信,他们的“卧底选民”可以是来自较偏向中间的民主党选民,以及一些做着低层工作的低学历女性。然而最终结果是,麦凯恩以7.2个百分点的差距,败给奥巴马,结果合乎大多数民调之前预测。
在2012年大选,罗姆尼同样在民调落后的情况下,相信“卧底选民”能帮他反败为胜。这名前麻州州长在投票当日到匹兹堡宣传时,在机场遇上一大班自发的支持者,他当时就对记者表示,“我觉得我们将会赢”,豪气万千,但结果还是以落败收场。
英国大选误判成警号
事实上,近几届美国总统大选,民调结果大致都准确反映大选形势,是一个上佳的调整选举策略工具。现在的问题是,今届大选会否出现黑天鹅呢?《纽约时报》去年就曾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标题为“民调发生了什么事?”(What’s the Matter With Polling),探讨过去两三年英美民调与现实投票结果频频出现严重偏差的问题。
文章直言,近年选举民调出现了一些骇人的“灾难”,当中包括2014年美国的中期选举及2015年英国国会大选,前者未能预测共和党能在参众两院夺得过半数议席,后者则严重错判,认定保守党与工党争持激烈难分高下、可能出现悬峙国会,但到头来却是保守党清脆胜出,一举夺得下议院过半数议席。
民调机构在事后已纷纷表示要检讨调查方法。在美国,有专家指出,民调成功的基础在于随机抽样的能力,但受近年手提电话普及和调查回应率大幅下降影响,电话民调的准确度已不如往日。例如在上世纪70年代末,达到80%的回应率才可能被接受是“够稳阵”,但到1997年回应率已跌至36%,到近年更是每况愈下。另外,手机的流动特性,亦令民调不能确定受访者来自哪一个州份,令民调更难掌握各州选情。
虽然美国民调专家都在积极寻求应对解决办法,“民调不可尽信”,也许已成为今日选举的新常态,何况今届美国大选选情独特,出现了特朗普这样一位大力煽动种族主义、白人至上和民粹主义的候选人,要排除类似“巴特利效应”的现象不会出现,确实并不容易。特朗普阵营所坚信的卧底选民是否真的存在?恐怕真要到大选结果揭盅一刻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