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选举・图辑】一个人的选举工程 退休法官胡国兴

撰文: 李泽彤 黄永俊 罗君豪 钟伟德
出版:更新:

由宣布参选到宣布政纲,由报名参选到出席论坛,70岁的退休法官胡国兴总是孤身一人。没有人公开表态支持,没有人为他站台,甚至连入闸都要靠泛民力保,胡官的选举路可谓困难重重,但他最终没有退选,一步一步走到选举的最后一里路。参选以来受尽批评,既没有建制阵型支持,又被轰𠝹曾俊华票、是“中共卧底”,胡国兴没有恶言相向,仅称不应以一个人的背景攻击对方。虽然被视为陪跑的法律界代表,但胡国兴穿上三件式西装,在电视论坛上重复强调:“我系一个退休法官,我很清楚司法制度的重要。”的画面,将会成为市民的深刻回忆。摄影:钟伟德、罗君豪、林振东、李泽彤、黄永俊、梁鹏威、曾梓洋、江智骞撰文:林若勤

2016年10月27日,退休法官胡国兴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参选2017特首选举。(钟伟德摄)
公布参选翌日,胡官在港台节目上指“我后生50年都系咁,必定会去占中”;但有人指占中违法,他就指当时因“多人去”,自然就不会从法律角度思考,只会在意“同学有去但我冇去,会好无面”,又指占中时“有帐篷、有免费饭盒、又可做功课,又可倾通宵计”,认为就算“无政治诉求”的年青人,也会因此想去占中。(罗君豪摄)
去年11月10日,胡国兴接受民主党主席刘慧卿访问时爆出原来尚未完成放弃英国国籍,并不符合行政长官须无外国居留权的要求。他于金年2月20日在Facebook公开文件,表示于访问后两小时接获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通知,其放弃英籍手续在11月9日已完成。(罗君豪摄)
去年11月14日,《香港01》邀请了胡国兴与罗冠聪对谈。“40后”的胡国兴与“90后”罗冠聪就港独、释法、下届特首交换看法,胡官认为港独“无谓”,他认为推动港独一定违宪,他亦认为港独做不到。罗冠聪回应指,胡官的言论代表了要有实际结论、结果和回报,“目标为本”的价值观,正揭示了某种世代差距。(林振东摄)
乡议局于去年12月4日在元朗举行集会,要求捍卫新界原居民传统权益,胡国兴现身并上台发言,他批评特首梁振英称丁屋政策无以为继的说法不负责任。(钟伟德摄)
胡国兴与叶刘淑仪在今年1月8日应社区组织协会的邀请,到深水埗出席论坛与基层对话,又到㓥房参观,两人先后试睡“棺材房”。(李泽彤摄)
去年12月14日,前法官胡国兴独自在树仁大学宣布政纲,并没有任何人为他站台。(黄永俊摄)
胡国兴在2月19日出席旺角的公开论坛,并与在场人仕握手,当时他自称只获64张提名票,但仍有信心能“入闸”。(钟伟德摄)
已宣布有意参选特首的社民连梁国雄亦有出席同一论坛,二人就“公民提名”争论,互不相让。(钟伟德摄)
胡国兴和叶刘淑仪出席2月25日的选举论坛,叶太承认只获双位数的提名票,而胡国兴亦只得104张提名票,二人能否入闸成隐忧。(江智骞摄)
胡国兴最终在泛民主派力保之下,取得180张提名票,在2月27日到湾仔选举事务处报名参选行政长官。(李泽彤摄)
胡国兴在3月5日出席选举论坛时,遇到人民力量和街工成员在场外示威,胡官停步与示威者对话。(李泽彤摄)
3月8日胡官出席资讯科技界选委主办的论坛,期间有支持者与他自拍。(梁鹏威摄)
选举论坛中,胡官称假如当选,将会用人唯才,将会邀请曾俊华重新加入政府,但不会邀请林郑月娥。(曾梓洋摄)
胡官在3月10日出席香港记者协会举办的特首论坛,他批评对手林郑月娥处理西九故官和发展局以“摸底”方式发展横洲项目都是不明不白,形容新闻自由十分重要。(梁鹏威摄)
壹传媒集团创办人黎智英在3月12日撰文,指胡国兴为中国共产党卧底,他的儿子曾担任内地政协,参选目的是“𠝹曾俊华的票”。胡官即日发出声明否认,并回应指“用一个人身边的人的背景去攻击他,是文革时代的手法。”(梁鹏威摄)
三名特首候选人在3月12日参加教协选举论坛,台下有人提及大学界有“吹哨者”告密后,遭受压力,担心白色恐怖蔓延。林郑月娥回应称自己受网民围攻,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胡国兴则认为要防止白色恐怖,应立法保障“吹哨者”。(梁鹏威摄)
参选以来胡国兴既得不到建制派支持,亦遭泛民批评𠝹票,两面不讨好。(曾梓洋摄)
3月17日胡国兴出席民主党22周年党庆晚宴,胡官一度遭冷待,刘慧卿及后上前邀请他出席其节目“议会内外”接受访问。(罗君豪摄)
年届70的胡官经常被指体力下降,在选举论坛期间明显欠缺精神。(罗君豪摄)
全个特首选举都被视为陪跑的胡国兴,最终只获21票。(黄永俊摄)
宣布参选以来一直被指票源与曾俊华重叠,胡国兴最终没有因“𠝹票论”而退选,他曾经反问记者“如果我能成就他人,点解他人唔成就我呢 ?”(黄永俊摄)
胡国兴在选举后表示对结果感到失望,他寄语年轻人“希望你同我都可以坚守自己的小阵地,在阳光之下为生命的理想坚持”,更表示“以后有缘,江湖再会”。(钟伟德摄)